[发明专利]一种前置火电机组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5203.X | 申请日: | 2009-09-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389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03 |
发明(设计)人: | 石奇光;吴昊;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力学院 |
主分类号: | F01K11/02 | 分类号: | F01K1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0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置 火电 机组 吸热 循环 热力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火力发电厂热力循环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前置火电机组 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统。
背景技术
“十一五”规划对我国电力工业提出了节能和减排两个约束性目标,上 大压小,加快小火电机组的关停,已成为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重要措施。 然而集中关停小火电机组,特别是对于一些未达到设计使用年限的机组而 言,关停本身也意味着资源的浪费。若能对小火电机组进行技术改造,提高 其整机的循环热效率,增加发电功率,降低发电煤耗,使其能够达到节能减 排标准,免于被关停,将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针对小型火力发电机组存在的循环热效率低、发电煤耗率高的 问题,提出了一种前置火电机组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统,将常规的火力 发电机组热力循环进行改造后,构成了高压、低压两个吸热过程,锅炉结构 更为简单,制造成本也大大降低;另外,再热蒸汽管道大大简化,降低了制 造成本,也降低了运行时再热蒸汽管道的热损失。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前置火电机组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统, 包括锅炉、汽轮发电机组、凝结水泵、凝汽器、高低压加热器组、除氧器以 及给水泵组成的火电机组,还包括前置汽轮机、前置发电机、低温汽汽再热 器、高温汽汽再热器、前置加热器、水水换热器、一次给水泵、前置辅助高 压加热器,锅炉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前置汽轮机作功,前置汽轮机抽汽分两 股,一股进入前置辅助高压加热器,另一股进入高温汽汽再热器,加热高温 再热蒸汽后排入前置加热器,加热给水,前置汽轮机的排汽分两股,一股进 入低温汽汽再热器,加热低温再热器后排入前置加热器,加热给水;另一股 进入火电机组中的汽轮机第一汽缸作功,前置汽轮机独立驱动前置发电机, 火电机组的高压加热器出水经水水换热器,进入前置加热器加热后,返回水 水换热器降温发热,由一次给水泵升压后进入前置辅助高压加热器加热,前 置辅助高压加热器出水进入锅炉,前置加热器汽源来自高温汽汽再热器以及 低温汽汽再热器的出口蒸汽。
所述汽轮机第一汽缸高压缸的排汽进入低温汽汽再热器中进行一级再 热,再进入高温汽汽再热器二级再热后,进入汽轮机第二汽缸作功,完成热 能与机械能的转换。
所述汽轮机第二汽缸排汽进入凝汽器冷却为凝结水,由凝结水泵升压进 入低压加热器组后,进入除氧器加热除氧,除氧器出水经给水泵升压后进入 高压加热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前置火电机组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 统,新设计的高参数小容量锅炉,其过热蒸汽参数能与前置汽轮机所匹配, 前置汽轮机排汽参数可满足原汽轮发电机组的要求,新的循环维持了原汽轮 发电机组设备及其热力系统的继续使用,增加机组的净发电功率,提高了机 组的循环热效率,降低发电煤耗,使得旧机组免于因出力低、效率低而被淘 汰,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前置火电机组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前置火电机组双压吸热回热循环热力系统的示意图,系统 包括锅炉1,前置汽轮机2,前置发电机3,低温汽汽再热器4,高温汽汽再 热器5,汽轮机汽缸6、7,发电机8,凝汽器9,凝结水泵10,低压加热器 组11、12,除氧器13,二次给水泵14,高压加热器15,前置加热器16,水 水换热器17,一次给水泵18以及前置辅助高压加热器19(简称前辅高 加)。
锅炉1产生的过热蒸汽进入前置汽轮机2作功,其抽汽分两股,一股进 入前辅高加19,另一股进入高温汽汽再热器5,加热高温再热蒸汽后排入前 置加热器16,加热给水。前置汽轮机的排汽分两股,一股进入低温汽汽再热 器4,加热低温再热蒸汽4后排入前置加热器16,加热给水;另一股进入常 规火电机组第一汽缸6作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力学院,未经上海电力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52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墨铸铁辊子结构
- 下一篇:一种吸管粘贴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