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CMMB手机电视的动态交互方法和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5651.X | 申请日: | 2009-09-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26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0 |
发明(设计)人: | 丁亚强;林福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236 | 分类号: | H04N21/236;H04N21/434;H04M1/725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201203 上海市浦东张江***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cmmb 手机 电视 动态 交互 方法 系统 | ||
1.一种CMMB手机电视的动态交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于一服务器,在CMMB复用帧中承载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和富媒体内容要素;
通过CMMB下行通道从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CMMB复用帧;
在移动终端接收CMMB复用帧,并提取CMMB复用帧中的富媒体场景描述数据和富媒体内容要素;
解析所述CMMB复用帧中的富媒体场景描述数据并生成场景描述;
根据所生成的场景描述把所述富媒体内容要素组合成富媒体形式的呈现,并呈现给终端用户;
响应于用户操作产生远程交互事件,将所述远程交互事件通过蜂窝网交互信道从移动终端发送给服务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符合XML规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符合SVG规范。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符合MPEG-LASER规范。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响应用户操作产生本地交互事件,且根据所述本地交互事件更改终端富媒体的呈现。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网交互信道为GSM交互信道、TD-SCDMA交互信道、WCDMA交互信道其中之一。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媒体内容要素包括以下的部分或全部:音频、视频、向量图形、文本、图片。
8.一种CMMB手机电视的动态交互系统,包括:
服务器,其包括:
复用器,在CMMB复用帧中承载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和富媒体内容要素;
CMMB调制发送器,通过CMMB下行通道从服务器向移动终端发送CMMB复用帧;
交互信息接收器,接收来自移动终端的远程交互事件;以及
第一处理器,处理所述远程交互事件;
移动终端,其包括:
复用帧数据接收器,接收CMMB复用帧;
解复用器,提取所接收的CMMB复用帧中的富媒体场景描述数据和富媒体内容要素;
第二处理器,解析所述CMMB复用帧中的富媒体场景描述数据并生成场景描述,根据所生成的场景描述把所述富媒体内容要素组合成富媒体形式的呈现,以呈现给终端用户;
输入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产生远程交互事件;以及
交互信息发送器,将所述远程交互事件通过蜂窝网交互信道从移动终端发送给服务器的交互信息接收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符合XML规范。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符合SVG规范。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富媒体的场景描述数据符合MPEG-LASER规范。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设备还响应用户操作产生本地互动事件,所述第二处理器根据所述本地互动事件更改终端富媒体的呈现。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蜂窝网交互信道为GSM交互信道、TD-SCDMA交互信道、WCDMA交互信道其中之一。
14.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富媒体内容要素包括以下的部分或全部:音频、视频、向量图形、文本、图片。
15.一种移动终端,包括:
复用帧数据接收器,接收来自CMMB下行广播信道的CMMB复用帧;
解复用器,提取所接收的CMMB复用帧中的富媒体场景描述数据和富媒体内容要素;
处理器,解析所述CMMB复用帧中的富媒体场景描述数据并生成场景描述,根据所生成的场景描述把所述富媒体内容要素组合成富媒体形式的呈现,以呈现给终端用户;
输入设备,响应于用户操作产生远程交互事件;以及
交互信息发送器,将所述远程交互事件通过蜂窝网交互信道从移动终端发送给服务器的交互信息接收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565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