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风机盘管光电集中控制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6820.1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9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李从龙;张建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昂泰兰捷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0 | 分类号: | F24F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3 | 代理人: | 段秋玲 |
地址: | 20006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风机 光电 集中 控制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智能家居电器控制产品领域,涉及一种能够实现多路开关同 时控制单路电器设备启动或停止的电器设备,具体地说,是一种新型风机 盘管光电集中控制器。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 善,风机盘管光电集中控制器越来越广泛地用于居民小区乃至居民家中。
在装备了中央空调的住宅内,往往有多个房间需要配套安装风机盘管 和风机控制器。当人们欲对房间内的温度进行调节,或降温或升温时,即 可通过风机控制器开启风机吹风并且打开中央空调水系统水管闸门,风经 过内部循环流动着冷水或者热水的水管,变为冷风或者热风,吹入房间内 后,就起到了对房间制冷或者制热的作用。
实际上,该房间内的风机控制器给风机输出的是一个市电220V的电 压信号。利用多路此信号作为风机盘管光电集中控制器的前端输入信号。 当有一个或者多个风机控制器开启时,风机盘管光电集中控制器的前端就 会接受到一路或者多路市电220V的输入信号,经过合并集中,最后形成 一个开关信号,向空调设备主机输出开关信号。
目前市场上的风机盘管光电集中控制器,品种较多,如专利号为ZL 200620041266.1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中央空调风机盘管光电集中 控制器”,它虽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但在实际应用中其效果仍不够理想, 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由于采用分压限流电阻、光电耦合器、发光二级管组成电路中的整 流部分,其结果是整流输出半波信号,如图3所示。
2.由于放大器的放大倍数选择偏小,输入的开关信号为半波信号,使 得继电器工作电流、供电电压均不稳定。
3.延时的作用是为了防止频繁打开和关闭风机控制器造成的对空调 设备主机的电冲击,通过调节接入供电及延时部分中的电阻值来改变充电 放电时间,从而实现延时。
由于采用了旋钮电位器,其阻值不能直观读取,现场工作人员根本无 法针对实际情况调整延时时间,表现的症状就是延时时间过长,延时时间 分散。
4.由于整流部分是在50Hz市电220V输入情况下,每个周期T(T= 1/50=0.02秒)中有半个周期(T/2=0.01秒)是零点,使得开关信 号输入前端半波整流零点时间较长,如图5所示。
5.整流部分的发光二级管身兼两职,除了起到通电指示作用之外,在 电路中还起到整流作用。这样加在放光二级管两端的电压正负交替变化, 导致输入信号指示灯很容易被损坏。
6.部分电阻额定功率也不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或缺陷,提供一种新型风机盘管 光电集中控制器。它同时具有稳定的继电器工作电流,延时时间长短适度 而集中,供电电压稳定,开关信号输入前端全波整流零点时间短,输入信 号指示灯不易损坏等多种优点,可准确地实现多路开关同时控制单路电器 设备的启动或停止。
本发明的主要设计思路在于:
在接收到前端输入市电220V交流信号之后,采用桥堆作为主要工作器 件,将交流信号全波整流,输入到光电耦合器,在光电耦合器的输出端输 出弱电开关信号,此信号作为推挽放大器的输入。最后由推挽放大器将微 弱的开关信号电流放大到足以达到后端继电器吸合电流,继电器的输出端 连入空调设备主机。这样就实现了将风机控制器的多路开关信号合并集中 为一路信号,用来控制空调设备主机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新型风机盘管光电集中控制器,包括壳体、壳体内与电源相连的电路 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电路板包括整流部分A、开关部分B、供电及延时部分C、放 大部分D和继电器工作部分E;
所述的整流部分A包括桥堆BR、功率电阻R、发光二极管LED和光电 耦合器OP;功率电阻R的一端与桥堆BR的2脚相接、其另一端接光电耦 合器OP的1脚;光电耦合器OP的2脚上串接发光二极管LED的正极,发 光二极管LED的负极连入桥堆BR的输出脚4脚,若干个相同的整流电路 并联接入电路;
所述的开关部分B包括光电耦合器OP,光电耦合器OP的输入端接整 流部分A,光电耦合器OP的输出端接供电及延时部分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昂泰兰捷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昂泰兰捷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8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功能电动车
- 下一篇:约束化学品排放的方法和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