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充气泵及其充气通道、充气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6850.2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214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4-27 |
发明(设计)人: | 郭亦兵;谭利;李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00 | 分类号: | F04B39/00;B60S5/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喻学兵;任永武 |
地址: | 201619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气 及其 通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气泵及其充气通道、充气方法,该充气泵包括用于将压缩气体输送到被充气对象的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包括用于接收压缩气体的进气腔和用于连接被充气对象的出气管。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充气泵(如美国专利US20080029181,US20080092984,US20080277044披露的充气泵)都通过活塞在气缸内产生压缩气体后,经单向阀进入气缸盖上的进气腔,进气腔直接连接充气管,压缩气体通过充气管直接压入轮胎中,由于进气腔的体积较小,因此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即活塞压缩气体的时间)内将压缩气体压入轮胎中,导致进气腔的压强直接变化为轮胎的压强,充气泵的充气通道两端的压差较大,变化较快,气流不稳定,马达的输出功率和功率变化都较大,相当于受到冲击载荷,从而产生振动,燥音较大等不良影响,最终导致气泵的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泵,其具有振动小、噪音低的优点。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通道,其可输出气压相对稳定的输出气流。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方法,其可提供气压相对稳定的输出气流。
本发明的充气泵,包括用于将压缩气体输送到被充气对象的充气通道,该充气通道包括用于接收压缩气体的进气腔和用于连接被充气对象的出气管,其特点是,该充气通道还包括用于缓存压缩气体的缓冲腔,缓冲腔位于进气腔和出气通道之间。
所述的充气泵,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缓冲腔形成于进气腔的外圈,缓冲腔的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与充气管相连。
所述的充气泵,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在进气腔的腔壁上形成有缺口,该缓冲腔和该进气腔通过该缺口相通。
所述的充气泵,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充气泵包括气缸盖和马达主机,所述充气通道形成于该气缸盖中,进气腔内还设置有由弹簧和阻风橡胶阀构成的单向阀,马达主机包括气缸和活塞,气缸和气缸盖相接,活塞用于在气缸中移动以产生所述压缩气体。
本发明的充气通道,利用压缩气体对被充气对象进行充气,具有用于接收压缩气体的进气腔和用于连接被充气对象的出气管,其特征在于,该充气通道还包括用于缓存压缩气体的缓冲腔,缓冲腔位于进气腔和出气通道之间。
所述的充气通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缓冲腔形成于进气腔的外圈,缓冲腔的腔壁上形成有出气口,该出气口与充气管相连。
所述的充气通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在进气腔的腔壁上形成有缺口,该缓冲腔和该进气腔通过该缺口相通。
所述的充气通道,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该充气通道形成于一气缸盖中。
本发明的充气方法,利用压缩气体对被充气对象进行充气,其特点是,首先在压缩气体的输送通道中利用缓冲腔缓存压缩气体,然后再利用缓冲腔内的缓存的气体对被充气对象进行充气。
所述的充气方法,其进一步的特点是,通过活塞在气缸中移动来获取该压缩气体,在活塞的压气过程中,利用缓冲腔内的缓存的气体对被充气对象进行充气,在活塞的吸气过程中,也利用缓冲腔内的缓存的气体对被充气对象进行充气。
由于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气体进入进气腔后,再经缓冲腔慢慢压入被充气对象例如轮胎中,充入被充气对象的压力变化相对稳定均匀,且随着被充气对象内的压力的不断增大,充气泵的马达输出功率会均匀上升,整个气泵的相对振动,燥音都相对较小。
附图说明
图1是具有本发明的充气通道的气缸盖的立体图。
图2是为了便于观察而剖开的气缸盖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充气泵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8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语音视频通话的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戊基多元醇辛癸酸酯的制备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