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纳米氮化锌PP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6879.0 | 申请日: | 2009-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1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翟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育明 |
主分类号: | D01F6/92 | 分类号: | D01F6/92;D01F1/10;D01D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纳米 氮化 pp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PP纤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纳米氮化锌PP(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竹材是我国重要的森林资源,它生长快,能在短期内成材,再生能力强,一次造林成功,可持续砍伐利用。以往竹材主要用来制作农具、燃料、家具、日用品、工艺品、建筑材料、地板及造纸等方面,利用价值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国内采用竹子烧制竹炭,大大扩大了其应用领域。由于氮化锌具有特殊的结构,其分子结构呈六角形,炭质致密、比重大、孔隙多、矿物质含量丰富,含有钾、镁、铁、锰、钙、锆等对人体有益的物质,且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抗菌、消臭、吸湿、干燥及良好的导电性,抗紫外;并具有远红外、负离子发射功能。
由于PP的大分子构象和聚合物链的晶格构象的特点,纤维的断裂伸长率要大于除氨纶以外的所有纤维。PP的伸长率适中,它的合宜的弹性性能,适宜于人们对弹性面料的要求。PP的弹性回复性优于PBT,更优于PET。与涤纶纤维和制品的突出的刚性相比,PP纤维和织物的手感可以给人以接近于尼龙的比较柔软而舒适的感觉。加上织物的良好的悬垂性和适宜的弹性,为时装设计师提供了设计灵感和更加广阔的思维空间。合成纤维用分散染料染色,只有在玻璃化温度以上才能染成深色。PET的玻璃化温度约在70~80℃,而且由于其结晶度高,结构致密,染料分子不易进入纤维内部。所以PET只有在加压或有载体,温度约为130℃时,才能用分散染料染成深色。而P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在46℃~65℃,低于PET,所以其染色性能优于PET,能够在无载体的情况下,常压沸染。同时,在相同的染色温度下,染料在PP中的渗透深度明显高于PET,而且色泽均匀,坚牢度高。这样不仅可以节约燃料和能源,同时还可以降低污水中化学物质的含量,对环境造成的污染程度相对减少,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这些优点,使得PP纤维比PET纤维具有更大的发展和应用前景。通过调整合适的纺丝工艺条件和冷却工艺条件,制得符合技术要求的氮化锌PP纤维产品。
近年来,人们对服装面料的舒适性、健康性、安全性和环保性等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人们在户外活动时间的增加,功能性和运动型相互渗透和融为一体的趋势也日益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这类服装的面料,既要求有良好的舒适性,又要求在尽情活动时,同时比较环保与健康。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362547公开了抗菌阳离子染料可染丙纶纤维的制造方法,通过内混入法和后处理法两种途径制备抗菌阳离子染料可染丙纶纤维:内混入法是首先制备阳离子可染添加剂,然后进行金属盐离子浸渍处理后,制备出具有抗菌功能的添加剂,将上述两种添加剂与聚丙烯树脂经共混纺丝;后处理法制备抗菌阳离子可染丙纶纤维是先将聚丙烯树脂与上述阳离子可染添加剂通过共混纺丝,制备出阳离子可染丙纶纤维,然后将其在含金属盐离子的水溶液中处理;上述获得抗菌性能阳离子可染丙纶纤维的方法,不仅产物具阳离子可染及抗菌的双重功能;而且方法简便、成本低,适合工业化生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1109111公开了一种抗菌负氧离子释放功能的锦纶-丙纶三色地毯丝,通过在纺丝过程中添加沸石载银无机抗菌剂和负氧离子复合母粒,其复合母粒含量为2.5%~10%,生产出的纤维,就是综合功能的锦纶-丙纶膨体三色地毯丝;不但具有御寒湿和高级装饰品的作用,还具有抗菌和释放负氧离子的功能,有益于人身体健康,是新一代地毯产品。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0971392公开了一种细旦中空抗菌PP纤维,PP与纳米层状银系无机抗菌剂共混后纺制,其横截面形状为中空形。本实用新型的的有益效果:新型复合材料PP与纳米层状银系无机抗菌剂经过共混熔融纺丝而成的纤维具有很好的服用舒适性能和染色效果;特殊的中空形纤维最大特点是纤维内部中空,包含了大量静止空气,因此用该纤维制成的织物密度小,保暖性强;而纳米层状银系无机抗菌剂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同时具备环保性和安全性。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915899公开了一种透气导湿PP纤维及其所用的喷丝板,纤维横截面形状呈“十”字形,所述纤维的“十”字形横截面第一叶1、第二叶2、第三叶3、第四叶4中每相邻两叶之间的夹角第一夹角12、第二夹角23、第三夹角34、第四夹角41为30~120°;所述喷丝板的纺丝微孔为“十”字形,其横截面一叶1’、二叶2’、三叶3’、四叶4’中每相邻两叶之间的夹角一夹角12’、二夹角23’、三夹角34’、四夹角41’为30~12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育明,未经翟育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687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背光模块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
- 下一篇:甲氧虫酰肼的合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