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方钢的轧制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7314.4 | 申请日: | 2009-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9307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杨霄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08 | 分类号: | B21B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9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材的轧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方钢的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方钢的常用轧制孔型工艺一般有两种。
第一种是在可逆式初轧机上以正方形方钢或矩形钢坯为原料,通过初轧机上一个或多个“箱形孔”及一个或多个“方形孔”孔型的轴向交替变形,从而轧制满足尺寸要求的方钢。如图1所示,现有技术中可逆式初轧机轧制方钢孔型工艺,依次由矩形箱孔11、方形孔12、矩形箱孔13、方形孔14组成。这种轧制工艺一般是将原料坯在箱形孔中轧制成扁平状的矩形坯(可以在孔型中一去一回轧制两个道次),然后用翻钢装置将轧制后的矩形坯翻转90度后送入方形孔中轧制成方钢。根据最终尺寸要求,可以在初轧辊上车削不同数量的箱形孔及方形孔,按以上方法来回轧制并翻钢后进入不同孔型,从而完成金属的延伸变形,最终满足成品尺寸要求。
第二种是在连续式轧机上,以正方形方钢为原料,通过交替分布在不同机架上的“菱形孔”、“方形孔”组成的孔型系列的轧制变形,从而轧制满足尺寸要求的方钢。如图5所示,依次由菱形孔51、方形孔52、菱形孔53、方形孔54、菱形孔55、方形孔56组成。这种轧制工艺在原料坯咬入第一架轧机前,必须将中间方钢翻钢45度,从而使得原料中间坯的角部对准第一架孔型角部的方式咬入轧机。咬入第一架菱形孔后,将方形中间坯轧制成菱形形状,而下一架轧机与第一架轧机呈90度布置(称为“立-平”或“平-立”交替布置),菱形轧件进入第二架方形孔型中,轧件的长轴受方形孔型轧制后形成方形,然后再进入下一架菱形孔型,如此交替轧制,最终形成满足尺寸要求的方钢。
一般来说,可逆式初轧机上轧制的方钢尺寸精度较“立-平”或“平-立”交替布置的连轧机轧制的方钢尺寸精度略差,且“菱形孔-方形孔-菱形孔-方形孔...”孔型轧制的方钢稳定性较好。
圆钢的常用轧制工艺是通过在不同轧辊上车削不同孔型,通过多个机架上孔型的轴向交错轧制完成,一般圆钢轧制孔型系统主要有“箱形孔-方形孔-椭圆形孔-圆形孔”、“箱形孔-方形孔-六角方形孔-圆形孔”或“椭圆形孔-圆形-椭圆形孔-圆形”等孔型系统。无论采用何种孔型系统,其成品孔型总是圆孔型,成品前孔总是椭圆孔或多边方形孔。连轧机轧制圆钢与方钢相同,轧机一般为“立-平”或“平-立”交替布置。少量全水平布置的轧机轧制时,机架中间要增加扭转导卫,使前机架轧出的轧件扭转90度后进入下一机架,从而达到轴向交替变形的目的。以立平交替的“椭圆孔-圆形-椭圆形孔-圆形”孔型系列为例。如图2所示,依次由椭圆孔21、圆孔22、椭圆孔23、圆孔24、椭圆孔25、圆孔26组成。
许多轧钢厂生产的产品往往多样的,一套连轧机组上往往即要生产圆钢产品又要生产方钢产品,为减少轧辊配置,需要根据设计的方钢与圆钢产品比例,在同一对轧辊上车削不同数量的轧制方钢的孔型和轧制圆钢的孔型,从而在多架轧机组成的连轧机组上形成一套或多套方钢轧制孔型系列及一套或多套圆钢轧制孔型系列。以某厂的连轧机组为例,不同机架孔型配置如下表1:
表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31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结构土绿化系统
- 下一篇:一种芽球玉兰软化床用生长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