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减少预制桩施工挤土的防护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7430.6 | 申请日: | 2009-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95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宋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强劲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7/02 | 分类号: | E02D7/02;E02D5/24;E02D17/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陈学雯 |
地址: | 20023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减少 预制 施工 防护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木工程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涉及一种桩基的施工过程中 减少挤土的防护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日益增长,住房建设、公共建筑、基础设 施建设蓬勃发展,在沿海、沿江及我国大部分中部地区建筑基础都采用桩基 控制建筑物沉降,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桩基都采用比较环保、节能及造价经济 的预制桩(如PHC管桩、方桩),但是预制桩属于排土桩,即桩打(压)入 土层中产生挤土效应,周围土层受到挤压作用后会产生地面隆起或水平位移, 对建筑物、构筑物、管线、道路等产生危害,严重时会造成房屋开裂,不均 匀沉降(即倾斜);马路破坏开裂、管线断裂等严重后果,为此,桩基工程 中预制桩沉桩产生挤土效应危害周边环境一直是困扰建筑工程界的难题。
基坑围护工程主要是为地下工程临时服务的配套工程,在地下室等地下 工程开挖土方前先施工,支护基坑周边土体,在完成地下工程结构施工后, 围护工程用途结束。围护工程施工常规在预制桩沉桩结束后进行,因为如果 在桩基工程前施工,沉桩挤土同样对围护结构产生危害。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 种一种减少预制桩施工挤土的防护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的控制沉桩对周边 环境的影响。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
一种减少预制桩施工挤土的防护方法,在桩基工程施工前,先施工基坑 围护工程,用围护结构形成挡墙隔断基坑内外土层连接,然后再进行桩基工 程施工;在进行桩基工程施工过程中,先打基坑四周的桩,再打基坑中部的 桩。打桩前在桩位上预钻孔取土,在桩位之间打应力释放孔,打降水孔降低 水位,以减少挤土作用。上述措施施工后剩余的少量挤压作用由围护挡墙消 散在基础内。
有益效果,本发明所述的施工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沉桩过程对周围环境 的影响,由于这种方法对坑外土层没有扰动,所以在基坑工程开挖土方后周 边环境影响比传统方法小很多。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图1为本发明的所述的施工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 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一种减少预制桩施工挤土的防护方法,本方法主要是桩基与围护工程逆 作法施工,具体为:在桩基工程施工前,先施工基坑围护工程,用围护结构 墙隔断坑内外土层连接,在桩基工程施工时,采取桩位预钻孔挤土、打释放 孔,降低水位,先打四周的桩再打中间的桩等技术措施,有效减少挤土作用, 剩余的挤土作用由围护结构墙消化在基础之内,这样可有效控制沉桩对周边 环境的影响。
参看图1
首先在施工的基坑范围内进行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完 毕后会形成围护结构墙,围护结构墙将内外土层隔断,以减少对围护结构墙 外侧土体的影响。
在基坑围护工程施工完毕后,进行桩基工程施工,首先需要在桩位处钻 孔挤土,钻孔大小、深度、数量根据欲打桩的地质情况、桩径、桩长来定, 而桩径一般为50-250mm。在桩位之间打应力释放孔,应力释放孔大小、深 度、数量也根据欲打桩的地质情况、桩径、桩长来定;打降水孔降低水位, 可以有效减少沉桩时的挤土效应。
所述降水孔连接有抽水水泵,水泵可以将基坑内的地下水抽出,以降低 水位。
应力释放孔用于释放打桩时土层之间相互挤压的内部应力,使挤压的内 部应力在释放孔处趋于消散。
打桩时,先打基坑四周的桩,再打基坑中部的桩;这样可以有效减少挤 土作用,剩余的挤土作用由围护结构墙承载,有效的控制了沉桩对周边环境 的影响。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 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 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 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 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强劲基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强劲基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74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控制数字近景摄影系统
- 下一篇:基于Matlab的电子衍射指数标定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