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流布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8213.9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5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帆;王波;刘恭源;张捷宇;许继芳;齐建波;张立;吴广新;揭畅;张纬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 流布 装置 | ||
1.一种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流布流装置,包括设置于转辊(10)上方的布流器(1)和伸入布流器(1)腔内的浇注水口(2),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流器(1)为“V”型腔体结构,其上部为敞口矩形腔体,下部为截面呈“V”型的狭长槽腔,下底以圆弧过渡,所述狭长槽腔的两斜壁靠近下底处有多个布流孔(4a);在所述“V”型狭长槽腔内,位于所述布流孔(4a)之上,有一个水平安置的孔板(5)封盖着“V”型狭长槽腔,所述孔板(5)上沿辊轴方向均布1-3排小孔(6);所述孔板(5)中央位置装有一个碗式抑湍分流装置(3);所述碗式抑湍分流装置(3)由一个内碗(7)和一个外碗(8)构成;所述内碗(7)置于所述孔板(5)的中心处,开口向上;所述外碗(8)比内碗(7)大而罩住内碗,其向上的碗底有比浇注水口(2)直径大的孔口,浇注水口(2)伸入该孔口,而且浇注水口(2)下端面与内碗(7)的向上开口保持有效距离;所述外碗(8)的下部碗壁上有多个朝辊轴方向的开孔(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流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流孔(4a)和小孔(6)为圆孔或狭长矩形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流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碗(8)上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下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上端与下端之间平滑过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流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水口(2)为直筒式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薄带连铸用碗式抑湍稳流布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碗(7)、外碗(8)和孔板(5)与布流器(1)制成一体,布流器(1)和浇注水口(2)均由耐火材料制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821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