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薄带连铸用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8242.5 | 申请日: | 2009-11-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40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张纬栋;张立;冯孔方;张捷宇;李响妹;程伟玲;齐建波;尹德友;杨帆;揭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B22D11/06 | 分类号: | B22D11/06;B22D11/10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上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05 | 代理人: | 何文欣 |
地址: | 200444***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薄带连铸用 对冲 流布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薄带连铸用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属薄带连铸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薄带连铸布流装置在整个薄带生产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其布流性能的好坏严重影响薄带坯最终质量,因此,各国在此方面展开了很多研究,如美国专利有US6,073,680、US5,587,514、US6,125,917和US6,012,508等所公开的分配器,它位于中间包的下方,形如小的中间包。由中间包流入的钢液通过该分配器内一排布流孔流入到布流器内。中国专利ZL01276402.7和ZL02283420.6所述的布流器形式是一个整体的吊装设备,通过两侧和两端的布流孔来达到布流的目的。
以往传统的分配器或布流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钢液流动输送过程中没有抑流或减少其湍流和流股冲击力作用的内部装置,因为造成钢液流动不稳定,进而造成熔池内液面波动加剧,熔池内部温度不均,影响正常操作和带钢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钢液流动平稳性、无湍流无流股冲击力影响的薄带连铸用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使钢液流动均匀,温度分布均匀,从而提高薄钢带的铸轧质量;同时可以使用较为简单的水口或者传统连铸水口,简化了布流系统的结构,降低生产成本。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构思是:本发明的薄带连铸用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主要由布流器、浇注水口,对冲式出孔设置,布流器横截面为鼎型结构,整个布流器可看为上下两段形式,其上部为一敞口矩形腔体,在一定高度处收缩变窄并在中间分开,分成两部分(下部)腔体,其分岔的形式可以有多种形式,例如尖角型和圆弧形;对于尖角形,布流器内部凸起的部分形状类似于不等边的金字塔,并且其在辊宽方向的倾斜面在靠近布流器两端时过渡到平台形状;腔体底部内侧分别开有若干圆孔或狭长孔对称相向排列,出孔可以根据要求设置上下或者左右的角度,出孔的高度按照工艺要求调整,并可以设置成“一”字型、“V”字型或者倒“V”型。当钢液从布流器中流出时,相向排列的出孔可以使两股钢液相互冲击,消耗掉钢液流动的能量而获得缓流的效果;该装置纵向长度根据具体工艺调整;为了获得辊宽方向的均匀布流,还可以在布流器内部加入抑湍板,当中开几排孔,并可以在孔板上设置碗式抑湍器。浇注水口可以为直筒式水口,也可以是分叉形水口,或者用普通连铸用水口,该水口浸没于钢液中。钢液由水口进入布流器,通过金字塔型的凸起顺着四个面布流至布流器各处,降低了注流冲击;如果有抑湍板则钢液现在抑湍板上进行一次布流然后进入布流器下部;如果有碗式抑湍器,则钢液先进入内碗吸收了部分冲击能量,钢液沿内碗边缘上升并溢出内碗进入外碗和孔板组成的空间,在这个腔体里,钢液可从孔板的开孔进入布流器下部,也可以从外碗四周的开孔导流入碗式装置外或者从外碗的顶部开孔溢出,进入孔板空间,随后通过孔板开设的小孔流入布流器下部;其后钢液进入布流器的狭窄段,部狭窄段浸入熔池内,钢液通过狭窄段两部分腔体的圆孔或者狭长孔流出布流器并在熔池内形成对冲,降低钢液的流速,以达到布流的稳定。由于布流器底部狭长,有利于在薄带连铸狭窄熔池内浇注,又可以保证沿长度方向上钢液的均匀分布。本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采用的浇注水口主要有两种形式与,具体结构参数视工艺要求而定。
根据上述发明构思,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薄带连铸用对冲式稳流布流装置,包括设置于转辊上方的布流器和伸入布流器腔内的浇注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流器上部为敞口矩形腔体,下部收缩变狭窄并成分岔形腔体,该分岔形腔体的两内侧壁上有对称相向排列的若干对冲稳流孔。
上述岔形腔体的两内侧壁相互平行或成倒“V”型,两内侧壁上顶端以圆弧壁或塔形壁互相连接。
上述岔形腔体的下端两外侧壁与两内侧壁之间分别以尖角或圆弧过渡。
上述对冲稳流孔出口成水平方向或者向上、或向下、或向左、或向右偏斜。
上述对冲稳流孔为圆孔或狭长孔,在辊轴方向呈“一”字型、或“V”、或倒“V”型排列。
上述敞口矩形腔体下部有一块水平安置的抑湍板,所述抑湍板上均布着1-4列小孔。
上述抑湍板中央设置一个碗式抑湍器,所述碗式抑湍器由一个内碗和一个外碗构成;所述内碗置于所述抑湍板的中心处,开口向上;所述外碗比内碗大而罩住内碗,其向上的碗底有比浇注水口直径大的孔口,浇注水口伸入该孔口,而且浇注水口下端面与内碗的向上开口保持有效距离;所述外碗的下部碗壁上有朝辊轴方向的多个开孔;所述外碗上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方形,下端为圆形、或椭圆形、或长方形,上端与下端之间平滑过渡。
上述浇注水口为直筒式水口或分岔形水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大学,未经上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82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割聚氨酯胶涂括玻璃吊带
- 下一篇:锁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