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8403.0 | 申请日: | 200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9064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胡红杰;刘宣勇;丁传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L27/30 | 分类号: | A61L27/30;A61L27/06;A61L27/56;C25D1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50***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多孔 纳米 氧化 涂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其特征在于,涂层呈多孔纳米结晶结构,与基体结合紧密,涂层物相主要由纯锐钛矿或锐钛矿/金红石复合相组成,涂层中硅元素的含量在0.01~25wt%范围内可控。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其特征在于,硅元素的含量在0.01~15wt%。
3.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微弧氧化技术,在特定的电解液中,直接在钛或钛合金表面一步法原位生成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
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提供一种包含有硅元素的电解液,并辅以至少一种辅助起弧的电解质;
(2)在上述特定电解液中,以钛或钛合金为阳极,不锈钢为阴极,采用直流脉冲电源对钛或钛合金进行微弧氧化处理;
(3)电流密度0.1~5A/cm2、电压300~600V、频率500~2000Hz、占空比10~80%;
(4)微弧氧化时间为1~60min;
(5)制备过程电解液温度不超过60℃。
5.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液中硅元素含量范围为0.01~0.5mol/L。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起弧的电解质含量范围为0.01~2mol/L。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硅元素的电解质优选硅酸钠、硅酸钾、硅酸钾钠或其它可溶性硅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8.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硅掺杂多孔纳米氧化钛涂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辅助起弧的电解质优选乙酸钙、甘油磷酸钠、磷酸氢钙、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磷酸、硝酸或乙酸中的至少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8403.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抹墙面直角边缘的抹平仪
- 下一篇:改善钙吸收的补钙组合物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