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池塘养殖水体实时采样方法及系统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8761.1 | 申请日: | 200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7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苗雷;汤涛林;陈军;刘世晶;王鹏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1/14 | 分类号: | G01N1/14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季申清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池塘 养殖 水体 实时 采样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质实时在线采样方法,尤其涉及池塘养殖水体。
背景技术
水质实时自动监测技术依赖于自动化技术、信息技术和仪表技术的发展, 尤其是可以长期、连续在野外条件下工作的在线水化学仪表的发展水平。欧美 及日本等国在20世纪70年代已有便携式水质监测仪出售,但属于瞬时测定仪, 只能测定水质参数的瞬间值,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连续多参数水质测定仪是在80年代才开始使用的,我国于1988年设立了 第一个水质连续自动监测系统,对井或江河湖泊等水质的溶解氧,PH,ORP (氧化还原电位),温度,电导率,浊度,盐度,总溶解固体,总溶解气体, 氨氮,硝酸盐,氯化物,叶绿素,蓝绿藻,光合有效辐射,深度等参数连续自 动监测。所用的自动分析仪表多为进口设备,价格昂贵,且运转费用高,主要 应用在水利、环境水质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中。
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国外进口的工厂化养殖车间和水族馆中陆续配 备了水质自动监控,主要监测溶解氧、酸碱度和温度等水质参数,并以监测到 的参数控制相关设施。但这种在线监测仪器仪表价格也很昂贵,多点连续自动 监测投入成本非常高。
我国目前水产养殖现状,80%以上还是以池塘养殖为主,池塘养殖水面大、 面积广,工厂化养殖车间和水族馆中使用的水质在线监测系统并不适用于室外 池塘养殖,而且过高的监测成本与现有养殖模式的投入与产出水平并不相符, 无法在大规模集约化池塘养殖水体监测中推广应用。
我国目前池塘养殖水质的采样、监测方式,还停留在手持试管采集、再送 入实验室化验分析的原始阶段,不能对养殖水体进行实时、在线、自动监测, 不仅取样化验的过程繁琐,监测数据有一定的延迟性,而且水样经过较远距离 运输后,化验数据的准确性不能保证,目前的水质自动监测系统在室外池塘养 殖的应用上还处于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对池塘养殖水体进行实时、 在线、自动采样监测,并且监测成本较低的采样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池塘养殖水体实时采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方法由一套数据 采集单元对不同池塘、不同采样点的多路进样顺次分别采集:
在对第一路进样采样监测结束后,再顺序进行第二路及后续多路进样的采 样监测,当此轮采样监测结束后,再从第一路开始,进行下一轮采样监测;
数据采集单元将每一轮、每一路采样获得的监测数据实时传送给中央控制 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
所述采样监测的数据包括溶解氧浓度DO,酸碱度PH,盐度Sal,温度Tem。
室外池塘养殖的敏感参数主要包括有溶解氧浓度DO,酸碱度PH,盐度Sal, 温度Tem,通过对这些参数的有效监控,就能为池塘养殖提供一个较好的水体 环境;由一套数据采集单元对不同池塘、不同采样点的多路进样顺次分别进行 水质分析,不必为每一个养殖池塘的每一个采样点配置一个数据采集单元,能 有效控制水质监测成本的投入,经济性好。
进一步的,考虑到室外池塘养殖水体的水质特点,水质相对稳定,在通常 情况下不会在短时间内发生剧烈变化,因此可以在每两轮采样监测之间暂停 3~6小时,在一天的期间内,对每个采样点的水样间隔采样、监测若干次即可。
再进一步,考虑到大规模池塘养殖中池塘的分布特点,所述多路进样优选 为3~5路。
再进一步,为使监测到的数据能充分反映当前养殖水体的实时水质情况, 对每路进样的采样时间优选为5~15min,避免取样时间过短,数据的偶然性影 响真实的水体数据。
再进一步,所述将监测数据实时传送给中央控制系统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包括有线数据传输、无线数据传输、有线和无线相结合 数据传输在内的多种数据传送方式。
一种可以实现上述方法的池塘养殖水体实时采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 系统包括微处理器、数据转换及传送单元、数据采集单元、水样输送单元,其 中:
微处理器、数据转换及传送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设置在养殖池塘塘埂上,
数据转换及传送单元包括数据转换器和数据传送线路,数据转换器通过数 据传送线路与中央控制系统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87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眼调节灵敏度检测装置
- 下一篇:用于控制体重的低糖低脂酸牛奶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