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补碳返氢工艺实现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9076.0 | 申请日: | 200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2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钟锦文;李希民;司登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欧罗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L3/08 | 分类号: | C10L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力专利商标事务所 31105 | 代理人: | 洪梅芳 |
地址: | 2000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补碳返氢 工艺 实现 焦炉煤气 甲烷 化合 成天 方法 | ||
1.一种补碳返氢工艺实现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将净化后的焦炉煤气在经过加压至1MPa,进行换热升温至250℃,在催化剂作用下,通过三级甲烷化反应,并加入烟气低分压系统回收来的CO2,以及甲烷化后通过膜分离装置分离得到的H2,最后得到甲烷浓度为94%以上的合成气,合成气经脱水后,再经深冷液化系统将CH4液化分离,同时分离出的H2和N2经膜分离提纯,其中的H2返回甲烷化反应器,液化CH4送入液化储罐储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碳返氢工艺实现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了三级绝热反应系统,反应后的温度由反应平衡控制,在初级反应后,补入外界烟气低分压系统回收的CO2,补入量为焦炉煤气量的4~8%(体积),与末级甲烷化工艺后膜分离出来返回的H2,预定甲烷化后膜分离H2回收率约为85%,其量为补入CO2的1.5倍(体积比)左右,再次进行甲烷化反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补碳返氢工艺实现焦炉煤气甲烷化合成天然气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采用低压非循环甲烷化工艺,无尾气循环系统。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后的温度,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后温度分别为,初级约为600℃,补碳返氢级约为500℃,末级约为360℃,通过平衡控制将每级甲烷化反应前的温度均控制在250℃。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平衡控制,其特征在于该反应平衡控制是通过绝热反应器和余热锅炉换热系统,不仅控制反应温度,而且同时副产3.8MPa,450℃水蒸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欧罗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欧罗福企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07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