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墓穴椁体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9144.3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8000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7-21 |
发明(设计)人: | 金起农;伊华;袁晓明;吕增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高智机器人新技术合作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G17/00 | 分类号: | A61G1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王敏杰 |
地址: | 20002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墓穴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殡葬用的装置,特别是一种墓穴椁体。
背景技术:
现有传统公墓墓穴容量为每一墓穴安葬一个骨灰盒。如果双穴安葬二个骨灰盒的话,占地面积一般为3平方米左右,也就是说每个骨灰盒占地1.5平方米。但是我国有13亿以上人口,现有公墓面积根本无法满足需求,比如上海4-5年以后公墓墓穴就将额满,上海市民已过世的亲人将面临无穴可葬的局面。如果再增加公墓土地供应量,势必占用更多的土地。虽然政府为节约土地资源大力提倡海葬、壁葬、树葬,但是多年来收效不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墓穴椁体,主要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缺陷,采用本发明结构能使现有传统公墓增加墓穴容量,在不增加公墓占地面积情况下,100年以后,仍然可以满足中华民族过世亲人的殡葬需求。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墓穴椁体,其特征在于:椁体由耐水防渗而且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制成,椁体的上盖可以开启,椁体内具有骨灰盒架;椁体内部放置的骨灰盒架由经久耐用材料制作,是用于搁置骨灰盒的多层架体。
所述的墓穴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架式骨灰盒架有若干层,每层可以搁置若干个骨灰盒,过世亲人的骨灰盒依照辈份从上到下,从左到右有序排列在书架式骨灰盒架上。
所述的墓穴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架式骨灰盒架上部有供人提拉用的手柄。
所述的墓穴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书架式骨灰盒架最下部那一层与椁体底层保持一定距离,而且有一个夹层。
所述的墓穴椁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层中放置干燥剂。
藉由上述使现有传统公墓增加墓穴容量的方法和装置,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国家在今后100年内都不必增加公墓规划用地,节约了大量土地资源。采用垂直向下扩大墓穴容量的方法以容纳更多的骨灰盒,体现了政府尊重广大民众“入土为安”的殡葬习俗,有利于社会和谐、国家长治久安。
公墓企业的墓穴容量有了绝大提高,墓穴实际上已经成为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资源。实行垂直向下扩大墓穴容量的方法以容纳更多的骨灰盒,在实施初期还能腾出大量墓穴,供应市场。殡葬客户资源滚滚而来,经济效益将有数量级的提高。公墓企业即使在不增加土地供应面积的情况下也能真正实现今后100年的可持续发展。
大大节约了广大人民群众殡葬费用,已经有先辈墓地的不必再购置墓地。没有墓地的,只需购置一个墓地。今后100年只要按照已经放入过世亲人骨灰盒的数量交纳相应的物业管理费就可以了。每年清明、冬至祭扫先辈的时间和金钱也节省了。更重要的是:通过垂直向下扩大墓穴容积的方法以容纳更多的骨灰盒不但完全做到了“入土为安”,而且创造性地做到了家族各成员在天堂的团聚,“天堂团聚椁”增加了我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椁体和书架式骨灰盒架正视图。
图2是椁体和书架式骨灰盒架侧视图。
图3是椁体和书架式骨灰盒架顶视图。
图中:
1-椁体上盖;
2-手柄;
3-椁体;
4-骨灰盒;
5-骨灰盒架;
6-夹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现有传统公墓不增加原有墓穴占地面积而扩大墓穴容量的方法,采用垂直向下安葬的方法扩大墓穴容量。
所述的扩大墓穴容量的方法,通过垂直向下安葬的方法,将曾祖父、曾祖母,祖父、祖母,父亲、母亲的骨灰盒安葬在一起。独生子女可以将祖父、祖母,外祖父、外祖母,父亲、母亲的骨灰盒安葬在一起,兄弟姐妹过世后的骨灰盒可以安葬在一起,生前好友、战友过世后的骨灰盒也可以安葬在一起。今后自己过世了,子女过世了,子女的子女也过世了,一代一代又一代的骨灰盒陆续垂直向下安葬在一起。
请看图1和图2,图1是下沉式椁体3和书架式骨灰盒架5的正视图,图2是下沉式椁体3和书架式骨灰盒架5的侧视图。椁体3由耐水防渗材料制成,必须有一定的抗压强度,大部埋于土中。椁体3可以由防渗水泥做成预制件,也可以用化学建材制造。上盖1可以用石材如大理石制造。
书架式骨灰盒架5由耐用材料制造,如经过防水处理的木材,不锈钢,高分子材料等等。书架式骨灰盒架5的上端有2个手柄2,书架式骨灰盒架5的宽度应能够容纳若干个骨灰盒(图1和图3显示容纳4个骨灰盒)。书架式骨灰盒架5有若干层(图1、和图2显示4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高智机器人新技术合作公司,未经上海高智机器人新技术合作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1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