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过滤止卡式玻璃转子流量计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9175.9 | 申请日: | 2009-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18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铸;李烨;江鸿;张润卿;张小虎;于新娜;林宇星;李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F1/52 | 分类号: | G01F1/52;G01F1/2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地址: | 20009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 卡式 玻璃 转子 流量计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玻璃转子流量计,尤其是一种能防止不锈钢浮子卡在锥形玻璃刻度管上下两个端口处的玻璃转子流量计。
背景技术
玻璃转子式流量计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轻工、医疗、化肥、食品、造纸、环保及合成纤维、科学研究等单位,其主要测量元件为一根垂直安装、直径下小上大且材质为高硼硅的锥形玻璃刻度管和管内可上下浮动的不锈钢浮子,当流体自下而上流经锥形玻璃刻度管时,在浮子上下之间产生压差,浮子在此压差作用下上升。当此上升的力与浮子的重力相等时,浮子就处于平衡的状态,因此,流经流量计的流体流量与浮子上升的高度及流量计的流通面积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比例关系,浮子的位置高度可作为流量量度。在输送管道中应用玻璃式转子流量计的场合很多,由于在系统启动时流量过大或过小致使浮子很容易卡死在锥形玻璃刻度管的上下两端,特别是长期不使用的或浮子和锥形玻璃刻度管的上下两端处结垢的,更容易造成浮子上不去或下不来,使得流量计不能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玻璃转子式流量计在运行过程中,由于系统中流体介质的流量过大或过小所造成浮子卡死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过滤止卡式玻璃转子流量计,该流量计能在不改变测量流体流量特性的情况下,对锥形玻璃刻度管上下两个端口处的进出水玻璃密封垫圈稍加以改进,增加上下止卡元件,即可达到防止浮子卡死在锥形玻璃刻度管上下两个端口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过滤止卡式玻璃转子流量计,包括出水管,出水通道,上止卡元件,锥形玻璃刻度管,进水通腔,流量调节腔,进水管,出水玻璃密封垫圈,进水玻璃密封垫圈,其特点是:锥形玻璃刻度管上、下两个端口处分别设有上止卡元件和下止卡元件,其中,上止卡元件设置在锥形玻璃刻度管的上端的出水玻璃密封垫圈厚度中心的凹槽内,下止卡元件设置在进水玻璃密封垫圈厚度中心的凹槽内。
出水通道后面连接出水管,其连接处装有出水密封垫圈;锥形玻璃刻度管两端分别与出水通道和进水通腔相连接,其连接处分别装有出水玻璃密封垫圈和进水玻璃密封垫圈;锥形玻璃刻度管通过上压紧帽和下压紧帽分别与上基座和下基座固定连接;流量调节腔与进水管之间设有过滤器腔体,过滤器腔体内装有不锈钢丝网过滤器,不锈钢丝网过滤器由多片100目的不锈钢丝网叠置而成;进水管通过螺纹与下基座相连接,其连接处装有进水管密封垫圈。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不改变现有流量计的测量效果;
2.当流体介质流经流量计时,浮子不会卡死在锥形玻璃刻度管上下两个端口处;
3.使用方便、只需对玻璃密封垫圈稍加以改进,需增加上下止卡元件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是采用本发明的相似结构及其相似变化,均应列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过滤止卡式玻璃转子流量计主要包括出水管1,上基座3,出水玻璃密封垫圈5,上止卡元件6,上压紧帽7,锥形玻璃刻度管8,有机玻璃护罩9,下压紧帽10,压紧帽16,流量调节杆17,下基座19,进水管21,不锈钢丝网过滤器23,不锈钢浮子25,支承板26等。
锥形玻璃刻度管8上下两个端口处设有上止卡元件6和下止卡元件11,上止卡元件6设置在锥形玻璃刻度管8的上端的出水玻璃密封垫圈5厚度中心的凹槽内,下止卡元件11设置在进水玻璃密封垫圈22厚度中心的凹槽内。
锥形玻璃刻度管8上下两端分别由上压紧帽7和下压紧帽10与上基座3和下基座19相连接;上基座3内的出水通道4与出水管1连接;下基座19内进水通腔18的下端为流量调节腔20,流量调节腔20的两端分别与固定密封螺栓14和过滤器腔体24连接,固定密封螺栓14的轴中心开孔,带有手柄15的流量调节杆17从孔中穿过,固定密封螺栓14的外侧为压紧帽16;过滤器腔体24内装有不锈钢丝网过滤器23,过滤器腔体24的另一侧与进水管21相连接。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为:管道中的水通过进水管21进入过滤止卡式玻璃转子流量计后,先后流经下基座19内的过滤器腔体24及不锈钢丝网过滤器23,而在进水管21与过滤器腔体24的连接处装有进水管密封垫圈22进行密封;水经过不锈钢丝网过滤器23过滤后进入流量调节腔20,在流量调节腔20内,通过与下基座19连接的固定密封螺栓14和压紧帽16固定的带有手柄15的流量调节杆17进行流量调节使流体进入进水通腔18和锥形玻璃刻度管8,进水通腔18与锥形玻璃刻度管8之间设置有进水玻璃密封垫圈22,在进水玻璃密封垫圈22的厚度中心开有凹槽,在凹槽内装有下止卡元件11,防止流量过小而使不锈钢浮子25卡在锥形玻璃刻度管8下端口的现象发生。锥形玻璃刻度管8内的不锈钢浮子25在流体介质流动的作用下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待流量稳定后(即不锈钢浮子25恒定在一定高度不变),根据锥形玻璃刻度管8上的刻度,可读出该工况下的流体介质的流量;锥形玻璃刻度管8的上端口与上基座3内的出水通道4连接处设有进水玻璃密封垫圈5,在出水玻璃密封垫圈5的厚度中心开有凹槽,在凹槽内装有上止卡元件6,防止流量过大而使不锈钢浮子25卡在锥形玻璃刻度管8上端口的现象发生。锥形玻璃刻度管8内的流体介质流经上基座3内的出水通道4及出水管1进入运行系统,该运行系统可以为开启式也可为密闭式。上基座3和下基座19通过支承板固定孔29由紧固件与支承板26连接固定,而锥形玻璃刻度管8外的有机玻璃护罩9由紧固件与支承板26上的有机玻璃护罩固定螺孔28连接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17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