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极轨气象卫星载荷数据记录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199671.4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11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刘波;马宁;王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S7/48 | 分类号: | G01S7/48;G01S17/95 |
代理公司: | 上海航天局专利中心 31107 | 代理人: | 金家山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象卫星 载荷 数据 记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极轨气象卫星载荷数据记录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极轨气象卫星是用来实现全球、全天候、三维、定量遥感,其搭载了多达11种载荷仪器。根据卫星的使用要求需要对中分辨成像光谱仪和微波成像仪两种载荷仪器探测数据进行分区域记录,对扫描辐射计探测数据分白天模式和黑夜模式分别进行数据记录。数传分系统采用独特的载荷数据记录方式设计,完成了载荷数据记录的可选择性,满足了卫星的使用需要。从目前卫星在轨运行的实际情况看,该种设计方法合理、可靠,保证了载荷数据记录方式灵活、机动。
随着气象卫星探测业务需求的提高,将来卫星将搭载更多能够完成不同探测任务的载荷;随之,卫星使用的模式也将更加多样和复杂;对载荷仪器探测仪器数据的记录模式也将多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极轨气象卫星不同工作模式下,要求对载荷数据记录方式不同的问题,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极轨气象卫星载荷数据记录系统。利用本发明,可方便可靠地实现在不同卫星工作模式下,载荷数据记录方式不同的设计。
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极轨气象卫星载荷数据记录系统,该系统包括屏蔽/选择控制电路、白天/黑夜控制电路、CPU及1553B总线接口板、数据处理板和固态记录器,CPU及1553B总线接口板分别和屏蔽/选择控制电路及白天/黑夜控制电路通讯,接收经1553B总线传输的内部指令并通过CPU对屏蔽/选择控制电路及白天/黑夜控制电路进行操作;屏蔽/选择控制电路及白天/黑夜控制电路均和数据处理板连接,屏蔽/选择控制电路控制载荷数据、时钟的输出至数据处理板,白天/黑夜控制电路控制选择载荷数据以白天模式或者黑夜模式输出至数据处理板,并由数据处理板对各载荷仪器输入的数据进行格式化、组帧、加扰和编码等处理;数据处理板和固态记录器连接,由固态记录器对经数据处理板处理后的载荷数据进行存储。
本发明利用总线传输内部指令,再通过CPU对载荷数据记录方式控制电路进行操作,从而实现在不同卫星工作模式下,载荷数据记录方式不同的设计。本发明将对将来极轨气象卫星的数传系统载荷数据记录方式设计提供参考和设计依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原理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系本发明优选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极轨气象卫星载荷数据记录系统的原理框图。如图所示,该系统包括屏蔽/选择控制电路1、2、白天/黑夜控制电路3、CPU及1553B总线接口板4、数据处理板5和固态记录器6,CPU及1553B总线接口板4分别和屏蔽/选择控制电路1、2及白天/黑夜控制电路3通讯,接收经1553B总线传输的内部指令并通过CPU对屏蔽/选择控制电路1、2及白天/黑夜控制电路3进行操作;屏蔽/选择控制电路1、2及白天/黑夜控制电路3均和数据处理板5连接,其中:屏蔽/选择控制电路1接收中分辨成像光谱仪输入的载荷数据,并控制载荷数据、时钟的输出至数据处理板,屏蔽/选择控制电路2接收微波成像仪输入的载荷数据,并控制载荷数据、时钟的输出至数据处理板,白天/黑夜控制电路3控制选择载荷数据以白天模式或者黑夜模式输出至数据处理板,并由数据处理板5对各载荷仪器(中分辨成像光谱仪、微波成像仪和扫描辐射计)输入的数据进行格式化、组帧、加扰和编码等处理;数据处理板5和固态记录器6连接,由固态记录器6对经数据处理板5处理后的载荷数据进行存储。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的极轨气象卫星载荷数据记录系统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这些修改和变形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在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未经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67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