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波炉启动延时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199747.3 | 申请日: | 2009-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80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01 |
发明(设计)人: | 汪侃如;蔡德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 |
主分类号: | F24C7/02 | 分类号: | F24C7/02;F24C7/08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吴泽群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炉 启动 延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启动延时装置,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微波炉启动延时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微波炉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家用电器。在微波炉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给人们带来潜在的危险。现在人们在使用微波炉时绝大多数都是直接操作的,微波炉在刚开始启动时功率不稳定,辐射最强,由于微波炉是瞬时启动的,人们来不及回避。因此,第一,刚开始启动时的强辐射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第二,心理方面,由于人们来不及回避,久而久之,便放弃了快速回避的行为。但到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能够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产品或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作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的微波炉启动延时装置,以解决由于微波炉是瞬时启动的,人们来不及回避并因此而带来的刚开始启动时的强辐射对人体产生伤害的难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微波炉启动延时装置,其包括启动延时控制器、报警灯和报警喇叭,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延时控制器设在微波炉内部,与微波炉控制回路按电逻辑连接。
所述启动延时控制器为5秒延时控制器。
所述报警灯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左下方,与微波炉控制回路按电逻辑连接。
所述报警灯为可闪烁指示灯,每一秒闪一次。
所述报警喇叭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右下方,与微波炉控制回路按电逻辑连接。
所述报警喇叭为“滴,滴”响的警报声,每一秒响一次。
使用本发明时,当完成微波炉控制模式和定时器时间设定,关好微波炉的门并按下位于微波炉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后,因为有启动延时控制器的作用,微波炉有五秒钟的时间延后,才开启微波,这样人们可以从容地回避到安全的区域,减少了开始启动时的强微波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伤害。而且在这5秒过程中,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左下方的报警灯每一秒闪一次,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右下方的报警喇叭每一秒发出一次“滴,滴”的警报声,可以很好地督促人们快速回避,从而使人们养成回避的好习惯,避免了强微波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微波炉启动后,可使人们从容地回避到安全的区域,减少了开始启动时的强微波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伤害。同时警报声可以很好地督促人们快速回避,从而使人们养成回避的好习惯。并且,本发明还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易于推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微波炉启动延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微波炉启动延时装置的控制回路图。
图中:1、启动延时控制器;2、报警灯;3、报警喇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微波炉启动延时装置,其包括启动延时控制器1、报警灯2和报警喇叭3,其特征在于:所述启动延时控制器1设在微波炉内部,与微波炉控制回路按电逻辑连接。
所述启动延时控制器1为5秒延时控制器。
所述报警灯2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左下方,与微波炉控制回路按电逻辑连接。
所述报警灯2为可闪烁指示灯,每一秒闪一次。
所述报警喇叭3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右下方,与微波炉控制回路按电逻辑连接。
所述报警喇叭3为“滴,滴”响的警报声,每一秒响一次。
使用本发明时,当完成微波炉控制模式和定时器时间设定,关好微波炉的门并按下位于微波炉控制面板上的启动按钮后,因为有启动延时控制器1的作用,微波炉有五秒钟的时间延后,才开启微波,这样人们可以从容地回避到安全的区域,减少了开始启动时的强微波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伤害。而且在这5秒过程中,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左下方的报警灯2每一秒闪一次,设在微波炉控制面板右下方的报警喇叭3每一秒发出一次“滴,滴”的警报声,可以很好地督促人们快速回避,从而使人们养成回避的好习惯,避免了强微波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伤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未经上海市复兴高级中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7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