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长效、可控释的微囊化洗面奶的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199898.9 申请日: 2009-12-04
公开(公告)号: CN101716127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2
发明(设计)人: 户超;李保国;李泽荣;崔诚;朱星萍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理工大学
主分类号: A61K8/11 分类号: A61K8/11;A61K8/86;A61Q19/10;A61K8/73
代理公司: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代理人: 宁芝华
地址: 20009***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长效 控释 微囊化 洗面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品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长效、可控释微囊化的新型洗面奶的制备 方法。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洗面奶是由油相物、水相物、部分游离态的表面活性剂、营养剂等成分构成的 乳液状产品。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洗面时借助油相物溶解面部油溶性的脂垢;借助水相物溶 解脸面上水溶性的汗渍污垢。用其洗脸,能彻底洗去油脂、污垢、汗渍;用其卸妆,能彻底 洗去油彩、脂粉、唇膏、眉笔印迹,具有特殊性质的洗面奶还可以在无水条件下使用。洗面 奶不仅能清洁面部皮肤,同时还兼有对皮肤的护肤、保湿、营养功能,用后使面部肌肤柔嫩 光洁,爽滑无比。洗面奶色泽纯正、香气淡雅、质地细腻,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延展性和渗 透性。用洗面奶洗脸或卸妆,具有极好的洁肤保健功效。

通常脸部的清洁工作早晚各一次,早晨清洁是去除前一天晚上新陈代谢时分泌出的油脂污 垢,晚上的清洁是清除肌肤白天的油脂污垢,同时为肌肤提供晚间修护做准备。清洁工作不 做好,会引起各种脸部皮肤问题,比如毛孔堵塞、出油、暗疮等等,而且清洁工作不做好, 会阻碍之后使用的护肤产品吸收。

研究表明,洗面奶中部分游离态表面活性剂具有润湿、分散、发泡、去污、乳化五大作 用,是洁面品的主要活性物。在洗面过程中,它协同油相物与水相物共同除去污垢、油彩、 脂粉、美容化妆品残迹等。但是,洗面奶中的活性物质不稳定,容易被氧化、易挥发、易受 环境影响。如果洗面奶中的主要活性物失去了活性,那整个洗面奶的清洁作用也就失去了大 半。

目前市场上洗面奶的品种繁多。根据产品结构、添加剂不同,一般将它们分为普通型、 磨砂型、疗效型三种。根据使用对象,又细分为针对不同皮肤用的洗面奶、家庭用洗面奶、 美容院用洗面奶等。这些洗面奶基本上均是通过外包装来保持洗面奶的活性成分,防止其氧 化挥发的。有的洗面奶用密闭包装管,有的用密闭的包装盒,采用非透明的且有一定隔热效 果的有机材料制成。这样的洗面奶,虽然有一定的活性成分稳定性,但随着每次产品的使用, 开启并与外部空气的接触仍会使得活性成分慢慢失活,缩短了产品的货架期。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长效、可控释微囊化洗面奶的制备方法,其根本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 洗面奶中主要活性成分,在贮存和使用过程易氧化,失去生物活性,易分解,清洁效果差等 弊端。

本发明采用了洗面奶微胶囊化的方法,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经过微囊化的洗面奶具 有以下优点[1]包封了洗面奶中的易挥发的香精,保持了其清香气味。[2]提高了营养成分的稳 定性。如易氧化、易挥发、易受环境影响的营养成分通过微胶囊化可以保持稳定。[3]使液态 洗面奶固态化便于使用与贮存。[4]有利于复方药物和活性成分的配伍。[5]使洗面奶具有控释 性能,延长使用期限。如:只有在使用时,在脸上均匀涂抹的外力摩擦力下才会破裂,使得 液芯微胶囊洗面奶即时释放。

本发明所采用的制备微胶囊的方法:采用的制备装置为发明专利“微胶囊成型装置”,专 利公开号:CN2431951。其原理是将洗面奶、壁材的混液通过高压电场微胶囊成型装置,在装 置所加电场力和推进器作用下,制成粒径均匀的微球,过滤清洗后即得到所制备的微囊化洗 面奶微球。

本发明实现了微胶囊化方法在洗面奶制备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洗面奶微胶囊化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质量分数为4.75-5.25%的吐温80水溶液与所要微囊化的洗面奶制成洗面奶复合 液;

2)将步骤1获得的洗面奶复合液缓慢注入质量分数为1.70-1.80%海藻酸钠水溶液中混 匀获得混合液;

3)将步骤2获得混合液经高压静电推注到质量分数为1.90-2.10%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微 胶囊;

4)过滤清洗后即得到微囊化的洗面奶微球。

所述步骤1中,吐温80在混合液中的终浓度为质量分数3~8%,优选4%。

所述步骤2中,步骤1获得的混合液与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混合体积比为1∶3~1∶8,优选 1∶5。

所述步骤2中,洗面奶复合液注入海藻酸钠水溶液中的速度要慢,一般速度不大于 500ml/min,推荐注入速度为300ml/min,并且在注入过程中需要搅拌。

所述步骤3在微胶囊成型装置中进行。针头与液面的间距(液面距)控制为2~10cm,电 压30~40kv。优选7#针头、液面距为5cm、电压32kv。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理工大学,未经上海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19989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