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及其注射剂和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0227.X | 申请日: | 2009-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8314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9 |
发明(设计)人: | 陈建明;高保安;刘薇;陈明;邓莉;刘文丽;黄硕;杨秋霞;孙靖;顾芃;张莹莹;张佳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6 | 分类号: | A61K36/9066;A61K36/78;A61K36/11;A61K36/708;A61K36/282;A61K36/9068;A61K31/10;A61K9/08;A61K9/107;A61P31/04;A61P37/04;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丁振英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药 挥发油 注射 溶液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由中药挥发油、稳定剂、pH值调节剂、注射 用溶剂组成,其组分与配比如下:
组分 含量克/毫升
中药挥发油 0.1-30.0%;
稳定剂 0-5.0%;
pH值调节剂 适量,调节pH值至2.0-7.0;
注射用溶剂 余量;
其中,
中药挥发油选自鱼腥草油、桂枝油、八角茴香油、肉桂油、大叶金花草油、 两面针油、香薷油、藿香油、大蒜油或大蒜素、莪术油、苍术油、艾叶油、萼翅 藤枝油、细辛油、杭白菊油、西洋菜油、破铜钱油、肉豆蔻油、香茅油、马兰油、 丁香油、小茴香油、枳实油、土香薷油、薄荷油、干姜油、荆芥油、贯叶连翘油、 牛蒡子油、金银花油、地肤子油、荜茇油、蛇床子油、龟叶草油、白术油、肉豆 蔻油、大叶冬青油、花椒油、山柰油、紫苏油、大黄油、侧柏油、马齿苋油、芫 荽油、白芷油、川芎油、人参油、牡荆油、薤白油、姜黄油、当归油、茵陈油、 木香油、生姜油、郁金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稳定剂选自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乙二胺四乙酸、苹果酸、酒石酸、 乙二胺四乙酸三钠、乳酸二钠、维生素E、2.6-二叔丁基对甲酚中的一种或多种;
pH值调节剂选自柠檬酸、乳酸、苹果酸、盐酸、醋酸、磷酸、酒石酸中的 一种或多种;
注射用溶剂选自聚乙二醇200、聚乙二醇300、聚乙二醇400、聚乙二醇600、 丙二醇、甘油、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其特征在于配比如下:
组分 含量克/毫升
中药挥发油 0.5-5%;
稳定剂 0-0.5%;
pH值调节剂 适量,调节pH值至3.0-5.5;
注射用溶剂 余量。
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其特征在于:
中药挥发油选自大蒜油或大蒜素、莪术油、鱼腥草油中的一种或多种;
稳定剂选自柠檬酸、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维生素E中的一种或多种;
pH值调节剂选自柠檬酸、乳酸;
注射用溶剂选自聚乙二醇400、无水乙醇中的一种或多种。
4.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按配比将中药挥发油、稳定剂至适量的注射用溶剂中,在25-80℃下 加热搅拌或剪切溶解,然后用注射用溶剂定容至全量;
(2)用pH值调节剂将上述溶液pH值调节至2.0-7.0;
(3)在上述溶液中按溶液量的0.01%-3%克/毫升加入针用活性炭,在 25-80℃下吸附15-60分钟,然后过滤,将滤液分装、消毒备用即可。
5.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挥发油注射溶液在制备中药挥发油注射剂中 的应用。
6.中药挥发油注射剂的制备方法,将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中药挥发油注 射溶液和分散介质按体积比1∶10-100混匀即可,所说的分散介质为注射用乳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0227.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