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合无版缝模压工艺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制备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0910201058.1 申请日: 2009-12-14
公开(公告)号: CN101724325A 公开(公告)日: 2010-06-09
发明(设计)人: 陈智;韩莲;董雪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9D133/00 分类号: C09D133/00;C09D133/08;C09D101/14;C09D161/24;C09D127/08;C09D133/12;C09D101/12;C09D161/28;D21H19/34;D21H19/26;D21H19/20
代理公司: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代理人: 林君如
地址: 20111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适合 无版缝 模压 工艺 镭射 镀铝 转移 涂料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制备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合无版缝模压工艺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镭射转移镀铝纸主要由原纸、铝层和带有镭射效果的转移涂层组成,因其光泽度高、平滑度好、喷铝层牢固度高、柔韧性好、良好的印刷适应性和机械加工性能、环保美观以及较强的防伪效果,被广泛应用于烟酒、食品、化妆品、茶叶、礼品等的新型外包装材料。

现有的真空镀铝纸包装产品所使用的镭射转移镀铝涂料,在无版缝模压工艺上存在较大缺点。目前市场上现有的镭射转移涂料在无版缝模压时,存在镭射亮度差、版缝线难以消除、色差大,过渡区域明显以及过渡区窄等的问题。因此大大限制了镭射转移镀铝涂料行业的发展。

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克服上述镭射镀铝转移涂料的缺点,提供一种价格低廉、性能优良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非常适用于无版缝模压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对基材的适应范围广、色差较小、生产易控制的适合无版缝模压工艺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合无版缝模压工艺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其特征在于,该涂料包括以下组分及含量(wt%):

氨基树脂            0-4;

纤维素酯树脂        0-15;

聚丙烯酸酯树脂    3-28;

硝化棉树脂        0-10;

氯醋树脂          0-6;

添加剂            0-2.8;

溶剂              70-85。

所述的氨基树脂包括脲醛树脂、三聚氰胺甲醛树脂或苯胺树脂,氨基树脂的分子量为1.5万-3.5万。

所述的纤维素酯树脂包括醋酸纤维素、醋酸-丁酸纤维素、醋酸-丙酸纤维素,纤维素酯树脂的分子量为1.2万-7.5万。

所述的聚丙烯酸酯树脂的单体包括丙烯酸、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或苯乙烯,聚丙烯酸酯树脂为上述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分子量为3万-25万。

所述的氯醋树脂包括二元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三元羟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或三元羧基氯乙烯-醋酸乙烯树脂,氯醋树脂分子量为2.5万-10万。

所述的添加剂包括润湿剂、防缩孔剂、抗擦伤剂、消泡剂、流平剂、增塑剂、交联剂、光稳定剂或热稳定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润湿剂包括石蜡、聚丙烯蜡、聚乙烯蜡、酰胺蜡或硬脂酸,所述的防缩孔剂包括市售防缩孔剂BK,抗擦伤剂包括市售抗擦伤剂BMC,所述的消泡剂包括有机硅氧烷、司盘-20或司盘-80,所述的流平剂包括聚醚改性聚硅氧烷,所述的增塑剂包括液体石蜡、凡士林或聚苯基甲基硅氧烷,所述的交联剂包括二乙烯基苯或二异氰酸酯,所述的光稳定剂包括水杨酸甲脂或苯并三唑,所述的热稳定剂包括2,6-叔丁基-4-甲基苯酚或四(4-羟基-3,5-二叔丁基苯基丙酸)季戊四醇酯。

所述的溶剂包括丙酮、丁酮、醋酸乙酯、乙醇、醋酸丁酯、丙二醇甲醚或醋酸正丙酯中的一种或几种。

一种适合无版缝模压工艺的镭射镀铝转移涂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以下组分及含量(wt%)准备原料:

氨基树脂            0-4,

纤维素酯树脂        0-15,

聚丙烯酸酯树脂    3-28,

硝化棉树脂        0-10,

氯醋树脂          0-6,

添加剂            0-2.8,

溶剂              70-85;

(2)按照配方将溶剂置于反应釜中,开启搅拌装置搅拌均匀并加热至50-70℃;

(3)将树脂组分投入反应釜,控制搅拌速率为800-1000rpm,搅拌2-5h,使树脂组分完全溶解;

(4)当树脂组分完全溶解后,将助剂投入反应釜中,控制搅拌速率为800-1000rpm搅拌至添加剂分散均匀,得到样品;

(5)测量样品的固含量及粘度,并通过补加溶剂将样品的固含量及粘度调整至理论值;

(6)控制搅拌速率为500-600rpm,继续搅拌1-2h,再将反应釜冷却至20-25℃,过滤后即得到最终产品。

所述步骤(5)的样品固含量的理论值为16%-28%(wt%),样品粘度的理论值为20-60S。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维凯化学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