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位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1186.6 | 申请日: | 2009-1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974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15 |
发明(设计)人: | 三重野文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9/792 | 分类号: | H01L29/79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丽 |
地址: | 2012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位快 闪存 制作方法 | ||
1.一种双位快闪存储器的制作方法,包括:提供半导体衬底,在所述半导体衬底上依次形成栅介电层与栅电极层,刻蚀所述栅电极层及栅介电层,形成栅极结构;侧向刻蚀栅介电层的部分区域,在栅介电层两侧形成开口;在栅电极层与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隔离层;在半导体衬底及栅极结构上形成氮化硅,所述氮化硅填充到栅介电层的开口中,栅电极层与半导体衬底表面的隔离层将所述氮化硅与栅电极层及半导体衬底隔离;刻蚀氮化硅,仅保留位于栅介电层开口处的氮化硅,所述开口处的氮化硅形成电荷俘获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电极层为多晶硅,所述在栅电极层与半导体衬底表面形成隔离层具体包括:将所述半导体衬底置于氧化性气氛中并进行氧化,形成隔离层,所述隔离层为氧化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介电层为氧化硅或氮氧化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介电层的侧向刻蚀为各向同性刻蚀。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介电层的各向同性刻蚀为湿法腐蚀。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湿法腐蚀采用氢氟酸溶液,对于氧化硅,所述氢氟酸溶液中氟化氢质量分数小于或等于2%,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至25摄氏度,腐蚀速率为20至60纳米/分钟,反应时间为30至200秒;对于氮氧化硅,所述氢氟酸溶液中氟化氢质量分数为3%至5%,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为20至25摄氏度,腐蚀速率为25至60纳米/分钟,反应时间为30至200秒。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栅介电层的各向同性刻蚀为各向同性干法刻蚀。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各向同性干法刻蚀的刻蚀气体包括CF4、CHF3、CH2F2、CH3F、C4F8或C5F8的一种或多种的组合,对于氧化硅,所述干法刻蚀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气压为1至5毫托,气体流量为100SCCM至500SCCM,电源功率为200至1000瓦,偏置电压0至100伏;对于氮氧化硅,所述干法刻蚀的反应条件为:反应气压1至5毫托,气体流量为100SCCM至600SCCM,电源功率为250至1000瓦,偏置电压为0至100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中硅原子与氮原子的比例为1∶1.1至1∶1.3。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化硅采用原子层沉积方式形成。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子层沉积的反应条件为:反应前驱物为SiH4与NH3,反应气压为3至5帕,反应温度为300至350摄氏度。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位快闪存储器制作方法还包括,在形成侧壁之后,对半导体衬底进行离子注入,形成所述双位快闪存储器的源区与漏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未经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18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