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深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1303.9 | 申请日: | 2009-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67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沈敏;张金荣;郑诚;周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坑 承压水 减压 降水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深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尤指一种可针 对渗透性强、水量丰富的圆砾层的承压水,进行减压降水并减少总排水量 及提升降水效果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以杭州市第一条穿越钱塘江的隧道盾构井施工中,其基坑开挖深度近 30公尺,属于超深基坑,除了需要降低的承压水水位降幅超过10公尺, 并面临钱塘江地区中渗透性强且水量丰富的圆砾层的减压降水问题,为了 解决减压降水问题,于现场进行承压水治理的抽水试验,于适当位置钻设 降水井,利用小钻头将圆砾、卵石破碎,再以大钻头进行扩孔,添加少量 石灰控制泥浆密度与黏度,以立排出沉渣,并准备足量的黏土、膨润土与 木屑作为防止钻井过程中漏浆之用,其采用的筛检手段是以普通钢管缠绕 铁丝进行筛检,然此超伸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使得降水井的出 水量大,且水位降深不明显,因此需要藉助超大功率的抽水设备进行抽水 作业,才可达到减压降水的成效。
最后是采用悬挂式止水帷幕搭配降水井之承压水减压施工方法,降水 井之施工是利用破碎圆砾和添加膨润土、木屑的正循环方法排出孔底沉渣, 易造成孔壁透水性遭到破坏,导致滤水管出水量减小,一般的缠丝筛检手 段,孔隙率较小并导致井管附近水头损失较大,进而影响降水效果,同时 在降水井上设置较长的筛检装置,造成降水井影响深度深、范围大,基坑 总涌水量大,又悬挂式止水帷幕需要插入含水层较深处,才能产生明显的 绕流效应,但于圆砾层中施工较深的止水帷幕有一定的难度且成本高,又, 深基坑施工中所需降低的承压水头较大,采用长滤管,排水量大,需要依 靠大功率的抽水设备,于电能供给及排水量方面的要求高,现场实际操作 甚为困难,而一般的短滤管具有过水断面积小、流速快的问题,会造成降 水井内的水头损失大,达不到减压降水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超深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 方法,改善目前悬挂式止水惟幕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的耗能高、排水量大的 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超深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方 法,其特征在于,该减压降水施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现场调查试验,查明现场的地质条件及水文参数,并掌握现场的降水井 参数与井点;
打设止水帷幕,止水帷幕打入含水层并形成悬挂式止水的基坑边界条 件;
降水井成孔,于井点埋设护筒并采用稀释泥浆,确保钻机成孔过程中不 坍方,以钻机在井点进行钻孔,至预定深度时提出钻机的钻杆,下气举反循 环导管,并以空压机清除孔中沉渣;
降水井成井,采用短过滤器与厚壁井管形成的降水井构造并打入孔中, 且短过滤器的底部高于止水帷幕的底部,并进行围填滤料及封孔黏土;
降水井洗井,以马达对降水井反复进行注水、抽水的洗井作业,直至符 合设计要求;以及
安装水泵进行抽水,将水泵设置于降水井的厚壁井管内,水泵的吸水口 高于短过滤器的底部,利用降水井的井深提高降水效果,并于调试后正式运 行。
如上所述的超深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短过滤器进行打眼开 孔,使孔隙率大于40%,并于短过滤器外径向设置垫筋,在于垫筋外设置梯 形缠丝并紧密缠制,梯形缠丝的短侧边邻近井管。
本发明的优点是:于降水过程中稳定的将基坑内的承压水水头大幅度降 低,将基坑外的水头下降深度控制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降水过程中无需依 靠大功率的抽水设备抽水,可降低能耗且便于施工,并采用气举反循环导管 以确保成孔质量,优化井管构造的强度,以及采用短过滤器来适应现场地质 条件,于保证水头降低深度的同时减少了总排水量,使降水效果表现优良, 也可减低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幅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超深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的一具体实施例的 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揭示本发明所提供的超深基坑承压水的减压降水施工方法 的流程示意图,该减压降水施工方法的实施步骤包含:先进行现场调查试验, 接着打设止水帷幕,并执行降水井的成孔、成井及洗井作业,再行安装水泵 进行抽水而正式运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广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杭州市地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30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多层置物架
- 下一篇:用于美育教育的多功能课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