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物的共形承载微带阵列天线的织造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1480.7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0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邱夷平;蒋牧文;姚澜;周冬春;赵达;张坤;张文文;吴昊;姜茜;周楠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3D13/00 | 分类号: | D03D13/00;D03D15/00;D02G3/04;D06N3/04;H01Q21/00;H01Q13/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泰能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33 | 代理人: | 黄志达;谢文凯 |
地址: | 201620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三维 正交 机织 承载 微带 阵列 天线 织造 方法 | ||
1.一种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物的共形承载微带阵列天线的织造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1)将纺织纤维和环氧树脂在三维正交织机上织造并固化成型制作成复合材料;测得复合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
(2)根据复合材料介电常数计算微带天线辐射元的基本尺寸,据此得出天线阵列单元尺寸,阻抗匹配网络的结构与尺寸,按照以上尺寸,在三维织机上织造微带天线阵列的基本结构;
(3)根据计算结果选用导电纱线,使其直径满足小于匹配网络传输线最小宽度,选用三维织物经纱至少为四层,厚度接近复合材料的厚度,三维织物经纬纱,Z向纱线为高强高模纤维,最下层经纬纱采用导电纱线;
对于多元线阵,其织造包括下列步骤:
(a)织造一个天线单元由两个纬管共同完成,织造时由机后选取一层经纱,提取长度与天线单元宽度相同的纱线并利用分层装置固定为单独一层,其高度高于原纱线,低于Z向纱线;
(b)将该层纱线替接上导电纤维,同时该层纬纱撤除不用,换用一对绕有导电纱线的纬管织造,每引一次导电纬纱,靠近机后的一半天线单元先成型,到达馈电网络时,馈电线将被埋入浮线下,最后下机后剪取浮线暴露;
(c)使用的第一个纬管改为沿经纱方向,埋入两经纱浮线中,高于导电纬纱层,同时穿过钢筘到机前加装应力装置使纱线拉直,在其左右经纱上替用导电纱线控制馈电传输线宽度;
(d)第二个纬管开始第一个天线阵单元第二部分织造,织造到馈电网络功率二分器时,第一个纬管撤回与第二个纬管同时织造,后续单元织造相同;
对于多元方阵,其织造包括下列步骤:
(a)织造一个天线单元由四个纬管共同完成,一根导电纱线两头分别缠绕一个纬管,天线单元织造方法与上述多元线阵相同;
(b)两列天线单元一起织造,织造到馈电网络功率二分器时,第一个纬管不撤回而是参与第二列后续单元织造相同,第二列天线单元的第一个纬管则参与第一列后续单元织造;
(4)用上述环氧树脂将焊有同轴连接器的天线预制件浸胶做成共形承载微带阵列天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物的共形承载微带阵列天线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1)中的纺织纤维的体积含量约占纺织纤维和环氧树脂总体积的40%~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物的共形承载微带阵列天线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3)中高强高模纤维为玻璃纤维或芳纶纤维或玄武岩纤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三维正交机织物的共形承载微带阵列天线的织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馈电网络由同轴馈电或者边馈的方法对织造的天线阵列进行馈电,对于多元线阵,采用将同轴连接器探针与最终50ohm阻抗传输线焊接,同轴连接器底座与最下层导电纱线焊接;对于多元方阵,可用同轴连接器探针穿过织物与馈电网络中心处焊接,同轴连接器底座与最下层导电纱线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48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