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雨水集蓄利用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1977.9 | 申请日: | 2009-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2102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6-22 |
发明(设计)人: | 朱国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颛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B01D24/10 |
代理公司: | 上海硕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31251 | 代理人: | 王法男 |
地址: | 201108***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雨水 利用 工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雨水回收利用的系统,具体是一种雨水集蓄利用工艺。
背景技术
目前住宅小区、学校、建筑等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中通常采用雨水收集、截污、调蓄、植物土壤过滤池或碎石过滤池、消毒、清水池的雨水收集利用工艺或采用贮水池、屋顶绿化、消毒、清水池的雨水收集利用工艺,这些工艺是一种有效的雨水收集截污系统,但涉及与园林绿化和道路等的关系,浅沟的宽度、深度往往受到美观、场地等条件的制约,所负担的排水面积会受到限制;可收集的雨水水量也会相应减少,处理后的雨水水质不稳定;并且操作维护不方便。现有工艺方案雨水的利用率低以及使用的局限性,是我们创新新技术的动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之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操作维护方便、工作效率高的雨水集蓄利用工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雨水集蓄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屋面雨水收集→雨水截污→雨水调蓄→雨水过滤→雨水消毒→送入回用水箱以备待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期雨水弃流步骤,将雨水截污后的雨水导入雨水弃流池,积沉在雨水弃流池下部的污物从排污管排出,雨水弃流池上部的水导入雨水调蓄池进行雨水调蓄;所述雨水调蓄是采用雨水调蓄池对池内的水进行调配和储存,当池内的雨水储存的过多时,将多余的水导入市政排水系统;所述雨水过滤是采用由无烟煤滤料、石英砂滤料及细碎的石榴石滤料作为介质的多介质过滤器进行过滤。
所述雨水消毒步骤是采用液氯或臭氧或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对于小型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可以考虑采用氯片作为消毒剂,定期向过滤水箱中投放一定量的氯片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由于本工艺在雨水收集的初级阶段进行初期雨水弃流,可控制雨水径流中大部分污染物,减轻后续处理设备的负荷;由于本工艺采用多介质过滤器,故滤除污能力强,故雨水集蓄利用的工作效率,另外,使用多介质过滤器比传统的滤池出水水质好,出水浊度<4,接触过滤对SS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对COD的去除率可达30%~40%,雨水的利用率高,几乎可以达到有多少雨水就可以处理多少雨水,可节省大量的生活饮用水;本工艺的实施占地面积小,使用时,不受环境条件的限制。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中:
1、污滤网装置;2、雨水调蓄装置;3、给水泵;4、介质过滤器;5、消毒箱;6、输送泵;7、回用水箱;8、雨水弃流池;9、排污管;10、雨水排出管;11、反洗水泵;12、溢流管;13、PLC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雨水集蓄利用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屋面雨水收集→雨水截污→雨水调蓄→雨水过滤→雨水消毒→送入回用水箱以备待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初期雨水弃流步骤,将雨水截污后的雨水导入雨水弃流池,积沉在雨水弃流池下部的污物从排污管排出,雨水弃流池上部的水导入雨水调蓄池进行雨水调蓄;所述雨水调蓄是采用雨水调蓄池对池内的水进行调配和储存,当池内的雨水储存的过多时,将多余的水导入市政排水系统;所述雨水过滤是采用由无烟煤滤料、石英砂滤料及细碎的石榴石滤料作为介质的多介质过滤器进行过滤。所述雨水消毒步骤是采用液氯或臭氧或二氧化氯或次氯酸钠进行消毒,对于小型雨水集蓄利用系统,可以考虑采用氯片作为消毒剂,定期向过滤水箱中投放一定量的氯片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颛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颛桥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197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径800㎜铜或铜合金铸锭的生产方法和工艺
- 下一篇:一种集成纺纺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