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显示器面板的无闪烁式背光模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3298.5 | 申请日: | 2009-06-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9072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12-08 |
发明(设计)人: | 吴荣曜;许爱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景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0 | 分类号: | F21S8/00;F21V5/00;F21V19/00;F21V23/06;F21V9/1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 代理人: | 孙皓晨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显示器 面板 闪烁 背光 模块 | ||
1.一种用于显示器面板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扩散器;
至少一光管,位于该扩散器中;以及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装附于该扩散器。
2.如权利要求1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管包括:图案化表面,用于扩散或反射光线。
3.如权利要求1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附于该扩散器的各终端。
4.如权利要求1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一壳体,用于容纳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以及
一电性连接器,用于允许将电力由一电源供应至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5.如权利要求1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管包括:以有机染料分子掺杂的可见光透明材料的一涂层。
6.如权利要求1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光管包括:具有紫外光吸收特征的一有机染料涂层。
7.如权利要求1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括设置在各光管间的一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
8.如权利要求7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
一第一耦接器;
一第二耦接器;以及
在该第一耦接器与该第二耦接器两者中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一耦接器与该第二耦接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该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
9.一种用于显示器面板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扩散器;
至少一光管,位于该扩散器中,该光管包括图案化表面,用于扩散或反射光线;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装附于该扩散器,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一电性连接器,该电性连接器适用于取代一传统背光模块。
10.如权利要求9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将该发光二极管光源装附于该扩散器的该各终端。
11.如权利要求9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以及
一壳体,用于容纳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电性连接器允许将电力从一电源供应至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12.如权利要求9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管包括:以有机染料分子掺杂的可见光透明材料的一涂层。
13.如权利要求9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光管包括:用于选择性波长转换的一涂层。
14.如权利要求9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在各该光管间的一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该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包含:
一第一耦接器;
一第二耦接器;以及
在该第一耦接器与该第二耦接器两者中的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一耦接器与该第二耦接器连接在一起,以形成该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
15.如权利要求14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更包含:
一散热器,其设置在该第一耦接器中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与该第二耦接器中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之间。
16.一种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
一中空扩散管;
至少两个光管,其在该中空扩散管内,每一该光管包含一用于扩散光线的图案化表面;
一单侧发光二极管光源,其装附于该中空扩散管的各终端;以及
至少一个双侧发光二极管光源,其将该至少两个光管连接在一起。
17.如权利要求16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单侧发光二极管光源包括:
至少一发光二极管;
一壳体,用于容纳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以及
一电性连接器,用于从一电源提供电力给该至少一发光二极管,该电性连接器适用于取代一传统背光单元。
18.如权利要求16的背光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等光管包括:以有机染料分子掺杂的可见光透明材料的一涂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景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景传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29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硬质微波阴道镜系统
- 下一篇:一种基于单沿提取的动态光谱数据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