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实现移动网络P2P应用的方法、终端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3767.3 | 申请日: | 2009-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56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美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W8/08;H04W88/02;H04W88/16;H04W88/18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吴 艳;龙 洪 |
地址: | 518057广东省深圳市南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实现 移动 网络 p2p 应用 方法 终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配移动网络的P2P应用平台,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实 现移动网络的P2P应用的方法、终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所谓P2P(Peer to Peer,伙伴对伙伴)技术是一种对等互联网络技术, 在P2P网络中每个节点的地位都是对等的,既是服务器端又是客户端,每个 节点在享受其它节点提供的服务的同时,也在为其它节点提供服务。
由于P2P技术充分利用了各节点的计算能力,因而它在扩展性、建设成 本等方面存在极大的优势。近年来,以BT(Bit Torrent,比特流)、emule (电骡,一种P2P软件)等为代表的P2P应用得到了飞速发展,基于P2P的 即时通信、流媒体和互联网IP电话的发展也十分迅速,P2P应用在固定互联 网中已经超过Web应用,占据了固定互联网流量的50%以上。在目前的移动 互联网环境中,受网络和终端的限制,移动P2P应用还非常少。但是,随着 移动网络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以及移动终端处理能力的不断增强,P2P技术 和业务在移动互联网中所占的地位也将越来越重要。
由于移动终端的处理能力和内存的限制,在移动网络中不能采用无限泛 洪(Flooding)的方式发送P2P请求,混合模式架构更加适合移动互联网。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中,绝大多数情况下移动终端获得的IP地址都是动态分配 的,同时由于终端的移动性可能导致IP地址改变,因此,在网络中需要有专 门的节点来负责查询、记录并跟踪手机号码与IP地址的对应关系。
而由于目前移动网络中P2P大数据量应用不是很多,现有的P2P软件并 没有考虑如何适应移动网络,基本采用固定互联网的模式,显然不适应移动 网络P2P发展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移动网络P2P应用的方法、终 端及系统,对移动终端IP地址的变化进行管理,从而使P2P应用在移动互联 网环境中同样适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现移动网络P2P应用的方法, 包括:
当某一移动终端所属的伙伴对伙伴P2P业务区域管理服务器RM发生变 更时,向新的所属RM发送地址变更信息;
收到所述地址变更信息后,所述新的所属RM向所述移动终端前一所属 RM发起用户资源信息查询请求,获取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资源信息,并接 管所述移动终端的P2P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地址变更信息中携带所述移动终端的前一所属RM的地 址信息;
所述新的所属RM收到所述地址变更信息后,根据其中的所述前一所属 RM的地址信息向所述前一所属RM发起所述用户资源信息查询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RM负责管理一个或者多个IP地址段的移动终端,所述 P2P的运营管理平台配置有包含所有RM所管理的IP地址段与RM地址信息 的对应关系的RM区域规划信息表,并将所述RM区域规划信息表下发给所 有RM;
当所述RM发生变更后,所述运营管理平台对所述RM区域规划信息表 进行更新后下发给所有RM。
进一步地,当所述移动终端的IP地址发生迁移、且其新的IP地址所属 的RM发生变更时,所述地址变更信息中包含所述移动终端的前一个IP地址 信息;
所述新的所属RM收到所述地址变更信息后,根据其中的所述移动终端 的前一个IP地址信息查询所述RM区域规划信息表,并根据得到的前一所属 RM的地址信息向其发起所述用户资源信息查询请求。
进一步地,所述RM区域规划信息表中还包含所述RM的备用RM信息;
当某一RM发生中断或出现严重异常时,由所述备用RM接管其管理的 移动终端的P2P业务。
进一步地,所述用户资源信息包括所述移动终端的所有内容片断的内容 片断列表,以及每个内容片断的节点列表PeerList;
所述新的所属RM在获取所述用户资源信息后,更新所述移动终端的内 容片断列表,以及每个内容片断的PeerList。
进一步地,所述前一所属RM接收到所述用户资源信息查询请求后,删 除所述移动终端的内容片断列表,并更新每个内容片断的PeerList。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实现移动网络P2P应用的终端,其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7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