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式触摸面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3793.6 | 申请日: | 2009-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449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2-10 |
发明(设计)人: | 清水裕介;利川咲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东电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6F3/042 | 分类号: | G06F3/042;G02B6/122 |
代理公司: | 北京林达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新宇;张会华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触摸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式触摸面板。
背景技术
光学式触摸面板由于坐标输入区域的透过率高、图像清楚 且具有优异的可靠性,因此被广泛用在银行的ATM、车站的售 票机等中。但是,若将光学式触摸面板设置在太阳光、灯光等 干扰光较强的地方,受光元件的输入变得过大,结果不能进行 触摸检测。
因此,公知有一种在排列于坐标输入区域的周围的发光元 件列以及受光元件列的上部设置遮光性构件、防止了干扰光侵 入的光学式触摸面板(专利文献1)。但是,由于该种光学式触 摸面板并不能充分阻止干扰光,因此在照度更高的环境、例如 室外依然难以使用。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8669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以往的光学式触摸面板若设置在太阳光、灯光等干扰光较 强的地方,受光元件的输入变得过大,不能进行触摸检测。本 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干扰光的照度较高的环境下也 能够使用的光学式触摸面板。
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在受光侧光波导路的表面的、至 少在有可能直接接受干扰光的位置上设有有机着色层。该有机 着色层的光的透过率在发光元件的发光波长(850nm附近的近 红外区域)中较高,在可视区域(波长380nm~780nm)中较 低。因此即使可视区域(波长380nm~780nm)的干扰光的照 度较高,受光元件的输入也难以变得过大。由此,本发明的光 学式触摸面板也能够在可视干扰光的照度较高的环境中使用。
本发明的主旨如下所述。
(1)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包括坐标输入区域、用于 发出近红外区域的光的发光元件、用于接收可视光以及近红外 区域的光的受光元件、与发光元件相结合的发光侧光波导路和 与受光元件相结合的受光侧光波导路,其特征在于,发光侧光 波导路的射出端隔着坐标输入区域与受光侧光波导路的入射端 相面对,受光侧光波导路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具有有机着色层, 有机着色层的可视光透过率低于近红外光透过率。
(2)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的特征在于,有机着色层 对波长为600nm的可视光的透过率小于等于20%,对波长为 850nm的近红外光的透过率大于等于80%。
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利用设在受光侧光波导路的表 面上的有机着色层来屏蔽可视区域的干扰光,因此即使在干扰 光的照度较高(例如10,000勒)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的概略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的概略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的制法的说明图。
图4是有机着色层的透过光谱。
具体实施方式
光学式触摸面板
如图1(概略剖视图)所示,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10 包括坐标输入区域11、用于发出近红外区域的光的发光元件 12、用于接收可视光以及近红外区域的光的受光元件13、与发 光元件12相结合的发光侧光波导路14和与受光元件13相结合 的受光侧光波导路15。发光侧光波导路14的射出端14a隔着坐 标输入区域11与受光侧光波导路15的入射端15a相面对。受光 侧光波导路15的表面的至少局部具有有机着色层16。有机着色 层16的可视光透过率较低,近红外光透过率较高。优选有机着 色层16至少覆盖直接受到干扰光的部位。
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10将所传播的光17穿过受光侧 光波导路15导向受光元件13,从而受光元件13的数量大幅减 少,并且也提高了受光元件13的配置位置的自由度,因此仅如 上述那样设置就可减小干扰光的影响。加之,在受光侧光波导 路15的表面上设置有机着色层16,从而可以防止干扰光在受光 侧光波导路15内传播而到达受光元件13上,因此即使在干扰光 的照度更高的环境下也可以使用。
在本发明的光学式触摸面板中10,自发光元件12射出的光 线穿过发光侧芯14b自该发光侧芯14b的顶端部射出,横穿坐标 输入区域11而射入受光侧芯15b的顶端部,穿过受光侧芯15b 而到达发光元件13。若用手指、笔遮挡通过坐标输入区域11的 光线17的一部分,则射入受光元件13中的光线的强度降低。通 过检测上述光线强度的降低,可以识别手指、笔的位置坐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东电工株式会社,未经日东电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379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机端盖
- 下一篇:一种永磁同步电机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