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烹饪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4171.5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2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钱海鹏;钱波;刘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钱海鹏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A47J36/24;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刘芳 |
地址: | 45803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烹饪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食品加工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用于炒菜做饭的厨具种类越来越多,由于炒菜需要的原料繁多,而且各种炒菜的做法也不尽相同,因此,通常是人工进行炒菜操作。
现有技术通过人工进行炒菜操作时,通常是根据经验判断锅内的油温,当人们认为油温合适时,将食物材料放入锅中翻炒。在进行炒菜的过程中,需要经常打开锅盖,对锅内的菜进行翻动,从而使锅内所有的菜能够均匀的受热。
现有技术在炒菜的过程中,人们无法准确的控制油温,通常造成食物的外表面炒糊而食物的内部还没有熟透;另外,锅内的二次废水废气以及分解后油污由于无法及时排出,又流入锅内的食物中。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烹饪设备制作食物的质量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以提高制作食物的质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烹饪装置,包括:外壳、与所述外壳上端部铰接的上盖、固设在所述外壳内的保温内筒、设置在所述保温内筒中的烹饪锅以及用于控制所述烹饪装置运行的控制装置,其中,还包括:
下加热装置,位于所述烹饪锅的下部,并固设在所述保温内筒的内底面上;
排气装置,所述排气装置的进气口与所述外壳和所述上盖形成的腔体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的出气口与大气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用于将所述腔体中的油烟和水蒸气吸入进气口中,并通过所述出气口排出该油烟和水蒸气;
温控装置,设置在所述保温内筒的底面,用于检测所述烹饪锅的温度并将温度信息传给所述控制装置以控制所述下加热装置的开关;
支架,为空心结构,并与所述排气装置连通,所述排气装置的进气口设置在支架的中间位置;
上加热装置,安装在所述支架的中间部位,用于加热烹饪锅中位于上部的食物;
附图说明
所述下加热装置、所述上加热装置、所述排气装置和温度信息温控装置分别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烹饪装置,通过控制装置根据温控装置传送的温度信息控制下加热装置对放入烹饪锅中的食物进行加热,并通过排气装置将烹饪装置腔体中的油烟和水蒸气排出,使食物能够充分的被加热,并减少烹饪锅中的食物受油烟废气的污染,提高了制作食物的质量。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C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烹饪装置,包括:外壳1、与外壳1上端部铰接的上盖2、固设在外壳1内 的保温内筒3、设置在保温内筒3中的烹饪锅4以及用于控制烹饪装置运行的控制装置(未图示),其中,还包括:下加热装置51、排气装置6以及温控装置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钱海鹏,未经钱海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41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直通型球阀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导向钻进技术的反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