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学膜、偏振片和图像显示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4424.9 | 申请日: | 2009-09-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851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31 |
发明(设计)人: | 胁阪大树;铃木贵登;朝仓彻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G02F1/1335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柴丽敏;于 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学 偏振 图像 显示装置 | ||
1.光学膜,其包含:
支持体;和
具有凹凸表面的至少一层防眩层,
其中所述至少一层防眩层含有按所述防眩层的总固体含量计其量为0.01~1质量%的至少包括第一透光性粒子的透光性粒子,
所述第一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度比所述防眩层的平均厚度大0.1~4.0μm,并且
所述防眩层表面上的凹凸的倾斜角θ在0°<θ<0.5°范围内的区域θ(0.5)占所述防眩层表面的40%~9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性粒子以所述防眩层的单位面积计的数量为10~1,500个/mm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性粒子的平均粒度为3μm~15μ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所述防眩层表面的算术平均粗糙度Ra为0.03μm<Ra<0.4μm,凹凸的平均间隔Sm为80μm<Sm<700μ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所述第一透光性粒子是树脂粒子,和
所述树脂粒子中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含量为40质量~100质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所述防眩层还含有平均粒度小于所述防眩层的平均厚度并包括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第二透光性粒子。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还包含:
直接地或经由另一层在所述防眩层上设置折射率比所述防眩层低的至少一层低折射率层。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所述低折射率层包含按所述低折射率层的总固体含量计含量为20~70质量%的无机微粒。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膜,
其中所述防眩层和所述低折射率层之间的折射率差为0.05以上。
10.偏振片,其包含:
保护膜;和
设在所述保护膜之间的偏振膜,
其中所述保护膜中的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
11.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
显示装置,其具有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或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偏振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富士胶片株式会社,未经富士胶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442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