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焦镜头、具有该变焦镜头的光学装置和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4475.1 | 申请日: | 2009-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89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2 |
发明(设计)人: | 荒井大作 | 申请(专利权)人: | 株式会社尼康 |
主分类号: | G02B15/16 | 分类号: | G02B15/16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孙志湧;安翔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焦镜头 具有 光学 装置 制造 方法 | ||
参考引用
本发明要求日本专利申请No.2008-262452和No.2008-262453的 优先权,这两个申请在此处并入作为参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焦镜头、具有该变焦镜头的光学装置和制造方 法。
背景技术
近来数字静态相机的便携性已变得重要,并且变焦镜头,即成像 镜头的尺寸和重量减小,由此相机的主机体可以是更小、更薄和更轻 的。例如,已经提出了五组类型的变焦镜头,包括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 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光焦度 的第五透镜组,其中使光学路径偏转约90°的光学元件(棱镜)被设置 在第一透镜组中(例如,参看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7-148056)。 由此,当镜头从存储状态移位到操作状态时,镜头不从相机机体伸出, 该构造非常有利于减小相机的尺寸和厚度。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传统的变焦镜头的情况中,在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 端状态时每个透镜组之间的空气间隔有效地改变,以便于利于缩小尺 寸,但是难以实现×4或更大的变焦比。
发明内容
考虑到上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超紧凑的高图像质量和 高变焦比的变焦镜头、一种具有该镜头的光学装置及该变焦镜头的制 造方法,该变焦镜头适用于使用固态图像传感元件的摄影机和电子静 态相机,具有使光学路径偏转的光学元件。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是一种具有用于使光学路径 偏转的光学元件的变焦镜头,其按照从物体的顺序具有:具有正折射 光焦度的第一透镜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 光焦度的第三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负折 射光焦度的第五透镜组,其中第三透镜组具有多个透镜,并且满足如 下条件表达式1.00<PL/fW<1.75和0.30<PL/fT<0.45,其中PL表示用于 使光学路径偏转的光学元件的光学路径长度,fW表示广角端状态中的 变焦镜头的焦距,并且fT表示远摄端状态中的变焦镜头的焦距。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在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 端状态时,第二透镜组、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被移动。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孔径光阑设置在第二透镜组 和第三透镜组之间。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在从广角端状态变焦到远摄 端状态时,第一透镜组和第三透镜组固定在光轴上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 1.0<fG3/fG4<2.0,其中fG3是第三透镜组的焦距并且fG4表示第四透 镜组的焦距。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第一透镜组按照从物体的顺 序具有: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用于使光学路径偏转的光学元件 和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第三透镜组按照从物体的顺 序具有: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以及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和 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的胶合透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至 少之一是一个胶合透镜。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中,优选的是,第四透镜组和第五透镜组至 少之一具有胶合透镜,该胶合透镜是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和具有 负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的胶合透镜。
本发明的光学装置(例如,根据本实施例的数字静态相机CAM) 具有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变焦镜头。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是一种具有用于使光学路径偏转的光学元件的 变焦镜头,其按照从物体的顺序具有: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一透镜 组;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二透镜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三透镜 组;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第四透镜组;和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第五透 镜组,其中第三透镜组按照从物体的顺序具有: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 透镜以及具有正折射光焦度的透镜和具有负折射光焦度的透镜的胶合 透镜,并且满足如下条件表达式1.5<PL/fW<3.0和0.0<PL/PWL<0.17, 其中PL表示光学元件的光学路径长度,fW是广角端状态中的变焦镜 头的焦距,并且PWL是广角端状态中的从光学元件的入射平面到变焦 镜头的成像平面的光轴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株式会社尼康,未经株式会社尼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447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