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声音衰减系统和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4755.2 | 申请日: | 2009-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3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R·K·詹吉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电气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C7/00 | 分类号: | F02C7/00;F02C7/045;G10K11/16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严志军;曹若 |
地址: | 美国***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声音 衰减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地涉及噪声抑制技术,并且更具体地,涉及 提供改善的声音衰减特性的系统和方法。
背景技术
由飞机、汽车以及其他现代机器导致的环境噪声常常是 令人烦恼的。为了将噪声维持成低于可接受的水平,经常需要使用噪 声抑制技术。因此,噪声抑制已经变成了具有广泛的工业和居住应用 的一种重要技术。噪声抑制装置经常被应用于供热通风和空调(HVAC) 系统、工业机器和综合建筑、运输车辆以及可倾向于产生不能接受的 高水平噪声的任何机器中。
因此,存在用于抑制噪声的各种装置和技术。例如,为 了减少由供热和空调系统产生的噪声,噪声抑制装置经常安装在通风 管道、通风入口和排放口、空气抽取装置等之内。在工业安装中,经 常将声音抑制技术应用到诸如压缩机的机器的排放管道、排放烟囱以 及空气入口管道上。为了进一步减少环境噪声,高音量的机器经常被 包含在配备有声音阻尼障碍壁的声学罩中。为了给声学罩提供空气循 环同时仍减少噪声,通风孔经常装配有隔音罩、百叶窗、消音器或者 它们的组合。
由这类装置提供的噪声减少或者衰减水平常按照装置 的插入损失进行描述。插入损失是声音幅度方面的减少,其由将声音 衰减装置插入声音传输通道中而导致,并且通常以分贝进行测量。在 测试配置中(其中声音幅度在声音传输通道的出口处进行测量),插入 损失可以限定为无插入的声音衰减装置的声音幅度(A1)与具有插入的 声音衰减装置的声音幅度(A2)的比值。而该比值可以根据下面的方程 而表示:
插入损失(db)=20log(A1/A2)
典型地,这类装置的插入损失随着该装置长度而增加。 此外,为了维持可接受的空气流,可以将该装置的总体截面面积放大 以补偿由于声音衰减元件导致的气流阻力。因此,声音抑制装置可能 趋于庞大而昂贵。结果,提供具有改善的声音衰减的装置可能是有益 的。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增加一些噪声抑制装置的声音衰 减特征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提供包括改善的声音捕获开口的声 音衰减腔,这些声音捕获开口倾向于将声音保持在该腔中而不允许声 音通过这些开口退回。在某些实施例中,声音捕获开口包括由突起围 绕的孔。在其他的实施例中,声音捕获开口包括有角度的板条。这些 实施例还提供包括改善的声音衰减腔的噪声抑制装置。再有其他的实 施例还提供包括改善的声音衰减腔的噪声产生机器。
附图说明
当参考附图阅读下面的详细描述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 他的特征、方面以及益处将变得更好理解,其中贯穿这些附图,相似 的标记表示相似的部分,其中:
图1是示范性建筑的环境视图,显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 可将声音衰减装置装配到其上的各种噪声源;
图2是示范性系统的方框流程图,该系统具有根据一些 实施例可将声音衰减装置装配到其上的燃气涡轮发动机;
图3和图4是显示示范性声音衰减导管的透视图,该声 音衰减导管根据一些实施例可应用到图1和图2中描绘的各种噪声源 上;
图5是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范性声音衰减障碍壁 和通风罩的截面视图;
图6是根据一些实施例的示范性声音衰减导管的透视 图;
图7A、7B以及7C是示范性吸音导管的内壁的近视图, 示出了根据一些实施例在图3、4和5中显示的声音捕获开口。
图8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带有隔板的示范性声音衰减导管 的截面视图;
图9A和9B是示范性声音衰减隔板的截面视图,示出了 根据一些实施例显示在图3、4和5中的声音捕获开口;
图10是根据一些实施例带有隔板的示范性声音衰减导 管的截面俯视图;
图11是示范性声音衰减隔板的近视图,示出了显示在 图3、4和5中的声音捕获开口的声音衰减特性;
图12是示范性声音衰减导管的透视图,声音衰减导管 包括具有根据一些实施例的声音捕获板条的隔板;以及
图13是示范性声音衰减隔板的截面视图,示出了显示 在图10中的声音捕获板条的声音衰减特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电气公司,未经通用电气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47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