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线虫组合物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5312.5 | 申请日: | 2009-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6951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3-17 |
发明(设计)人: | 张洪;曹明章;殷如龙;刘胜召;王新军;孔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7/32 | 分类号: | A01N57/32;A01N47/38;A01N57/14;A01N43/90;A01N47/48;A01P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2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虫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尤其是一种含有异菌脲的杀线虫组合物。
背景技术
植物寄生线虫主要包括:根结线虫属(Meloidogyne)、肾形线虫属 (Rotylenchulus)、孢囊线虫(异皮线虫属(Heterodera))、根斑线虫(短体 线虫属(Pratykenchus))。线虫的直接采食可大幅减少植物对营养和水分的吸 收,线虫采食植物造成伤口,还给植物病原菌入侵提供了便利。
目前线虫化学防治可选方案不多,农业上防治线虫基本集中于预防线虫对 植物的侵袭。化学防治中目前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灭线磷、硫线磷、克百威等高 毒农药,存在很大的环境隐忧,可供选择的低毒杀线虫剂很少。异菌脲是一种 低毒杀菌剂、对很多真菌病害有效,现发现异菌脲对植物线虫有一定的杀灭活 性,但异菌脲单独使用,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容易诱发线虫产生抗性,不利于 持续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合农业上使用的、对线虫有出色防治效果 的含有异菌脲的安全、增效杀线虫组合物。
发明人发现异菌脲和一种选自噻唑膦、丙溴磷、阿维菌素、印楝素或二硫 氰基甲烷的组合物在防治线虫病时具有增效作用,与仅使用单独的活性成分可 能获得的防治效果相比,混合使用,对寄生线虫提供了更好的防治效果。
本发明组合物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并因此特别适用于防治危害植物根部的 寄生线虫和地下害虫,尤其是禾谷类、蔬菜、水果、观赏植物中的寄生线虫。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杀线虫组合物,其特征是包含异菌脲(A)和另一种活性 成分(B),所述B选自噻唑膦、丙溴磷、阿维菌素、印楝素和二硫氰基甲烷中 的任意一种;甚至少量A或B对于实现协同增效也是足够的,一般地,A和B质 量比为80∶1-1∶80,优选50∶1-1∶50,最优选10∶1-1∶10。
本发明组合物可防治各种作物如棉花、蔬菜(如黄瓜、豆类、西红柿、土 豆和葫芦科植物)、香蕉、咖啡、玉米、水果类、稻、小麦、大麦、燕麦、黑麦、 大豆、花生、观赏植物、甘蔗等植株上以及种子中的有害生物。
本发明组合物特别适合于防治植物寄生线虫,例如短体线虫(Pratykenchus spp)、相似穿孔线虫(Radopholous similis)、起绒草茎线虫(Ditylenchus dipsaci)、半穿刺线虫(Tylenchulus semipenetrans)、异皮线虫属种 (Heterodera spp.)、球异皮线虫属种(Globodera spp.)、根结线虫属种 (Meloidogyne spp.)、肾形线虫属种(Rotylenchulus spp.)、滑刃线虫属种 (Aphelenchoides spp.)、长针线虫属种(Longidorus spp.)、剑线虫属种 (Xiphinema spp.)、毛刺线虫属种(Trichodorus spp.)、伞滑刃线虫属种 (Bursaphelenchus spp.)。
优选将本发明组合物用于防治禾谷类、水稻、小麦、果树、棉花、蔬菜、 大豆和花生等油料作物、花卉等的线虫病,如小麦根结线虫和孢囊线虫、柑橘 根结线虫、黄瓜根结线虫、大豆孢囊线虫、辣椒根结线虫、花生根结线虫等。
本发明组合物可以用已知的方法制备成适合农业使用的剂型,制剂中有效 成分的总含量为1%-90%,优选5-80%,其余为农药辅助剂成分。
可将本发明的农药协同组合物配制为可供稀释后喷雾或进行土壤或种子处 理的悬浮剂、水乳剂、微乳剂、乳油、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也可制成颗 粒剂直接施用。
防治作物线虫优选剂型为颗粒剂。
制剂以已知方式制备,例如通过将活性成分与溶剂和/或载体混合而制备, 若需要的话使用乳化剂和分散剂等其它农药辅助剂成分。
施药方式可以采取喷雾、灌根、浸根、浸种、甩施、撒施、沟施、穴施等, 防治线虫时优选沟施、穴施、灌根等土壤处理或浸根、浸种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53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