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蓄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6662.3 | 申请日: | 2009-10-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2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05 |
发明(设计)人: | 周保航;刘明明;孟燕妮;滕凌巧;韦树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42 | 分类号: | H01M10/42;H01M10/44;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吴孟秋 |
地址: | 51805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蓄电池 充电 管理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蓄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及 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通信行业的迅速发展,相继建立干线光缆、微波无 人站、移动基站等设施,这些设施中使用了大量的蓄电池组。蓄电 池成本高,在投资中所占比例大,对蓄电池正确使用,合理养护才 能避免出现达不到标称的电池容量、使用寿命和充放电次数,因此 对蓄电池进行科学的充电管理至关重要。
通常,蓄电池在使用后需要对其重新充电,以使其恢复电池容 量以备市电意外断电时提供电力。蓄电池的充电由开关电源实现, 因此,开关电源充电管理的方法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蓄电池的电池容 量和使用寿命。
开关电源对蓄电池进行充电的模式有两种,一种是浮充充电模 式,这种充电模式的充电电压对于一些通信用蓄电池为每节电池 2.23V~2.25V,是在完成充电的蓄电池上施加一个充电电压,使产生 微小的充电电流,其功能主要是补偿蓄电池的自放电引起的电力消 耗,使蓄电池能稳定的保持其电池容量。另一种充电模式是均衡充 电模式,这种充电模式的充电电压对于一些通信用蓄电池为每节电 池2.35V,是对放电后的蓄电池进行快速充电,使放电后的蓄电池 能及时得到电力补充。为了不损害蓄电池的使用寿命,通常在以下 几种情况下需要进行均衡充电,如新的蓄电池系统安装完毕,应采 用均衡充电模式对蓄电池组进行充电;蓄电池在搁置停用一段时间 后需进行均均衡充电;以浮充充电模式充电了一段时间的蓄电池需 进行均衡充电;蓄电池深放电后需进行均衡充电。
目前,在对蓄电池的充电管理中,对蓄电池进行均衡充电的模 式有多种,主要的有恒流充电法、二段充电法、恒压充电法。其中, 恒流充电法是在对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保持充电电流为一恒定数 值,其缺点在于,到了充电后期,该充电电流大多用于电解水,并 产生出大量氢气和氧气,这些气体只有少部分能再化合成水,因此 导致蓄电池内部气压增大,引起排气阀门开启,并造成电池失水。 恒压充电法是在对蓄电池充电的过程中保持充电电压为一恒定数 值,其缺点在于在充电初期充电电流很大,容易蓄电池极板上附着 的硫酸铅脱落,形成不可逆转的硫化,从而大大影响蓄电池的电池 容量及使用寿命,更严重的情况是,过大的充电电流容易使蓄电池 的极板弯曲,进而造成电池报废。二阶段法是采用恒流充电法和恒 压充电法相结合的快速充电方法,该方法先以恒定电流将蓄电池充 电至预定的电压值,而后再用恒压充电法对蓄电池完成剩余的充电, 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先采用的恒定电流也是比较大的,也容易造 成蓄电池极板上硫酸铅脱落,形成不可逆转的硫化,影响使用寿命。 另外,用这些方法进行充电的过程中,随着充电的进行,尤其是在 大电流充电的情况下,蓄电池的温度逐渐升高,升高的温度会加剧 蓄电池极板的腐蚀,并消耗蓄电池中的水,造成蓄电池使用寿命减 少、电池容量下降甚至损坏的结果。
因此,如何快速、安全地实现对蓄电池的充电成为必须解决的 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蓄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根 据温度合理调节蓄电池的充电电流,实现蓄电池快速、安全而可靠 的充电,并有效延长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下文将简要描述发明内容的主要步骤,各步骤的实现将在具体 实施方式中详细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蓄电池充电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监测 蓄电池的放电容量,根据放电容量和蓄电池的总容量确定蓄电池的 放电深度;将蓄电池的放电深度与预设的电池均充阈值相比较;以 及当蓄电池的放电深度大于或等于预设的电池均充阈值容量时,启 用温控充电模式,根据电池温度,调节充电电流,以对蓄电池进行 充电。
其中,在启用温控充电模式进行充电之前,方法进一步包括: 启动恒流充电模式,根据放电深度自动调小充电电流,以对蓄电池 充电。
其中,在根据电池温度,调节充电电流,以对蓄电池进行充电 的步骤之后,方法进一步包括:当电池电压达到预设的均衡充电电 压值时,启动恒压充电模式对蓄电池充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66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