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7847.6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84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06 |
发明(设计)人: | 谢兆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兆琪 |
主分类号: | B26D1/22 | 分类号: | B26D1/22;B26D7/26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107 | 代理人: | 张智平 |
地址: | 317600 浙江省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辊筒 卫生巾生产线 双模连刃模切装置 双模模切刀锋 刀锋 卫生巾产品形状 卫生护理用品 原材料利用率 紧密排列 连刃刀锋 模切装置 平行装配 生产效率 使用寿命 周向表面 衔接处 两组 切制 筒状 衔接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属于卫生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卫生巾生产线中的模切装置切制效率低、对原材料利用率低等问题。本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包括机架、呈筒状的辊筒一和辊筒二,辊筒一和辊筒二平行装配设置在机架上,辊筒一的表面设有刀锋,刀锋在辊筒一周向表面形成至少两组紧密排列的双模模切刀锋,双模模切刀锋形成两片周向衔接的卫生巾产品形状,衔接处为连刃刀锋。本发明具有生产效率高、对原材料的利用率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卫生护理用品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模切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市场生产使用的一次性护翼卫生巾生产设备线中的模切装置,整机核心部件为上、下刀辊,上切刀辊是整体一辊切二片卫生巾的旋转滚压模切刀辊,下刀辊为普通钢制的光滑硬度底砧辊。
现有的卫生巾生产设备线中模切装置的缺陷在于:模切装置为单模输出一周二片的旋压模切刀辊,旋转一周每次切制出两片卫生巾产品,生产设备线生产的效率不高。上切刀辊切制方向为纵向的2片卫生巾产品,卫生巾产品片与片模切刀锋切制间距8-10mm,这种原始旋转模切技术使原材料在生产切制过程中造成极大的浪费,不能有效利用原材料,产品的生产成本甚高。而且每日停机修整次数多,造成大量的残次品,由于现有的卫生巾生产设备线中模切装置不够高速和高效,不够经济和人性化,加大了生产厂家的各项投资,生产厂家要迅速发展受到限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生产效率高、能充分节省材料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包括机架、呈筒状的辊筒一和辊筒二,所述的辊筒一和辊筒二平行装配设置在机架上,辊筒一的表面设有刀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锋在辊筒一周向表面形成至少两组紧密排列的双模模切刀锋,所述的双模模切刀锋形成两片周向衔接的卫生巾产品形状,衔接处为连刃刀锋。
在生产过程中,产品原料经过辊筒一和辊筒二之间,辊筒一和辊筒二由生产设备上的传动机构驱动,旋转滚压一周就可完成产品成形的切制。
因为双模模切刀锋的设置使得旋转滚压一周就能切制出至少四片卫生巾,提高了生产效率。双模模切刀锋的衔接处为连刃刀锋,切制出的卫生巾产品片与片之间无间距又无残次废料,生产材料得到了有效的利用。卫生巾产品形状具有前后端和侧翼部,侧翼部宽于前后端,双模模切刀锋形成两片周向衔接的卫生巾产品形状的侧翼部之间存在利用位置,相邻的双模模切刀锋形成两片周向衔接的卫生巾产品形状的侧翼部处于上述的利用位置中,这样相邻的双模模切刀锋排列紧密,使得生产材料的利用率高。
在上述的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中,所述的刀锋在辊筒一周向表面形成两组或三组紧密排列的双模模切刀锋。
在上述的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中,所述的辊筒一表面周向固定有若干块弧形刀块,所述的刀块上具有刀锋,当刀块周向固定在辊筒一的表面时所述的刀锋形成紧密排列的双模模切刀锋。
每块刀块都为单独的个体,这样刀块上的刀锋加工方便且加工精度高,解决了整体刀锋不好加工、而且刃线存在起伏,刃口精度较低的问题。弧形刀块刀锋彼此相连吻合辊筒一的表面,使用寿命长。而且当任一刀块上的刀锋出现磨损、崩口毁坏现象时,只需将磨损、崩口毁坏的刀块取下,更换上相应的新的刀块,这样辊筒一就可以继续使用,而无需整体更换,降低了使用成本。
在上述的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中,所述的辊筒一表面周向设有若干个相邻之间相连接的凹槽,所述的凹槽中镶嵌有相应的刀块。凹槽的设置使刀块在辊筒一的表面不突出,结构紧凑美观。
在上述的卫生巾生产线中的双模连刃模切装置中,所述的连刃刀锋的连刃共刀交叉角度为35°~45°,刃线均匀粗细一致。刀锋锋利,切割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兆琪,未经谢兆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78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立体编织贴面板及制作工艺
- 下一篇:纳米带电水粒子发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