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及其抖动修正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8052.7 | 申请日: | 2009-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68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石原久宽;唐沢敏行;南泽伸司;武居勇一;武田正;柳泽克重;长田章弘;宫崎清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2B26/10 | 分类号: | G02B26/10;G03B5/00;H02K3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马淑香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抖动 修正 功能 光学 单元 及其 控制 方法 | ||
1.一种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
可动模块,该可动模块至少装设有光学元件;
固定体,该固定体支撑所述可动模块;
抖动检测传感器,该抖动检测传感器对所述可动模块的抖动进行检测;
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该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抖动检测传感 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可动模块在所述固定体上摆动,从而修正该可动模块 的抖动;以及
控制部,该控制部根据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来控制所述抖 动修正用驱动机构,
其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是装设于所述可动模块的陀螺仪,
所述控制部对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抵消由所述陀螺 仪检测出的抖动,
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通过弹簧部件连接,
将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时的控制信号的频率设为 f1、将所述弹簧部件的谐振频率设为f2、并将所述陀螺仪的失调频率设为 f3时,所述控制信号的频率f1、所述弹簧部件的谐振频率f2和所述陀螺 仪的失调频率f3满足这样的条件:f1<f2<f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信号的频率f3被数字低通滤波器抑制,该数字低通滤波器是针对 将从所述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信号数字信号化后得到的数字信号而设置 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时的伺服增益的开环频率特性中,增益交点 满足这样的条件:f2<增益交点<f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控制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时的伺服增益的开环频率特性中,增益交点 满足这样的条件:f1<增益交点<f2。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还根据从所述陀螺仪输出的角速度信号来求解所述可动模块的 角变位量,并对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抵消所述角变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构成于安装在从所述可动模块引出的柔性基板上的集成电路。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和所述陀螺仪被收纳在同一封装体内。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其特征在于,根据来自外部的指令信号开始所述控制部的控制。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 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元件是透镜,
在所述可动模块上,在所述透镜的后侧装设有摄像元件。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对开始拍摄开关进行操作时执行所述控制部的控制。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摄像元件通过所述透镜进行摄像的期间,始终进行所述控制部的控 制。
12.一种抖动修正控制方法,是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的抖动 修正控制方法,所述带有抖动修正功能的光学单元具有:
可动模块,该可动模块装设有光学元件;
固定体,该固定体支撑所述可动模块;
抖动检测传感器,该抖动检测传感器对所述可动模块的抖动进行检测; 以及
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该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根据所述抖动检测传感 器的检测结果使所述可动模块在所述固定体上摆动,从而修正该可动模块 的抖动,
所述抖动修正控制方法的特征在于,
所述抖动检测传感器是装设于所述可动模块的陀螺仪,
对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进行控制,以抵消由所述陀螺仪检测出的 抖动,
所述可动模块与所述固定体通过弹簧部件连接,
将所述控制部控制所述抖动修正用驱动机构时的控制信号的频率设为 f1、将所述弹簧部件的谐振频率设为f2、并将所述陀螺仪的失调频率设为 f3时,使所述控制信号的频率f1、所述弹簧部件的谐振频率f2和所述陀 螺仪的失调频率f3满足这样的条件:f1<f2<f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未经日本电产三协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8052.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