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内燃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8087.0 | 申请日: | 2004-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1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07 |
发明(设计)人: | 村田真一;齐藤裕作;金子纪彦;小笠原岳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01L1/34 | 分类号: | F01L1/34;F02D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陈坚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燃机 | ||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04年8月26日、发明名称为“内燃机”、申请 号为200410057265.1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非临时申请结合2003年8月28日在日本提交的申请 No.2003-305101的主题,并要求该申请No.2003-305101的优先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阀机构的内燃机。
背景技术
车辆需要减少包含在排气中的未燃烧燃料组分。因此,已经提出使 车辆具有布置在排气管上的排气净化催化剂,以去除排气中的未燃烧组 分。为了有效使用排气净化催化剂,必须增加排气净化催化剂的温度直 到使它激活。因此,在冷状态下,例如在刚起动车辆时,很难激活排气 净化催化剂,因为排气的温度并不高。
另一方面,还已知这样的方法,其中,改变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打开 正时的相位,以便控制这些阀打开期间的交叠,从而在发动机处于冷状 态时减少排气中的未燃烧组分。根据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2-155767,进 气阀的打开正时从活塞的上死点提前,以便增加流回到进气口内并再次 燃烧的排气量(内部EGR气体),从而燃烧排气中的未燃烧燃料,且由于 排气的热量而导致进气口的温度升高,从而有助于使下一次喷射的燃料 汽化,从而可以减少排气中的未燃烧组分。
不过,根据控制交叠的上述普通方法,当确定打开正时或关闭正时 的其中之一时,另一个也唯一确定。因此,当进气阀的打开正时提前时, 关闭正时也提前,这减少了在气缸中被加热并流回到进气口内的空气-燃 料混合物的量,不利于下一次燃料喷射以及空气-燃料混合物中燃料的燃 烧。即,不能高效减少燃料的未燃烧组分,因为进气阀的打开正时和关 闭正时不能彼此独立地确定。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能够在内燃机处 于冷状态时通过优化进气阀的打开正时和关闭正时而减少排气中的未燃 烧组分。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进气阀、排 气阀、排气净化催化剂、以及阀机构,该阀机构在预定正时打开和关闭 该进气阀和排气阀,当内燃机处于热状态时,在活塞到达下死点之后关 闭进气阀,并在活塞到达下死点之前打开排气阀,当内燃机处于冷状态 时,使进气阀的打开正时从进气阀在热状态时的打开正时提前,且使进 气阀的关闭正时从进气阀在热状态时的关闭正时延迟,而且,当内燃机 处于冷状态时,使排气阀的打开正时基本与该排气阀在热状态时的打开 正时相同,且使排气阀的关闭正时基本与该排气阀在热状态时的关闭正 时相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内燃机,该内燃机包括进气阀、排 气阀、排气净化催化剂以及阀机构,在预定正时打开该进气阀和排气阀, 当内燃机处于热状态时,在活塞到达下死点之后关闭进气阀,和在活塞 到达下死点之前打开排气阀,且该内燃机还包括:进气侧驱动部件,该 进气侧驱动部件驱动进气阀;排气侧驱动部件,该排气侧驱动部件驱动 排气阀;固定间隙调节机构,该固定间隙调节机构将进气阀和进气侧驱 动部件之间的阀间隙设置成不等于零的预定值;以及自动间隙调节机构, 该自动间隙调节机构使得排气阀和进气侧驱动部件之间的阀间隙基本保 持为零。
附图说明
下面将参考附图介绍本发明的性质以及其它目的和优点,在全部附 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附图中:
图1是表示本发明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内燃机的剖视图;
图2a是表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在第一冷状态时进气阀的阀 间隙的正视图;
图2b是表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在内燃机起动一定时间后的 第二冷状态时进气阀的阀间隙的正视图;
图2c是表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在热状态时进气阀的阀间隙 的正视图;
图3a是表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在第一冷状态时排气阀的阀 间隙的正视图;
图3b是表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在内燃机起动一定时间后的 第二冷状态时排气阀的阀间隙的正视图;
图3c是表示根据第一和第二实施例的、在热状态时排气阀的阀间隙 的正视图;
图4是表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进气阀和排气阀的打开正时和关闭 正时的时间曲线图;以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80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移动通讯系统、基站装置及移动站装置
- 下一篇:制备半导体晶体管绝缘栅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