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电机冷却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8142.6 | 申请日: | 200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889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J·K·布思;U·埃里克森;S·冈德托夫特;J·B·尼尔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门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9/00 | 分类号: | H02K9/00 |
代理公司: | 中国专利代理(香港)有限公司 72001 | 代理人: | 范晓斌 |
地址: | 德国*** | 国省代码: | 德国;DE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电机 冷却 装置 | ||
1.一种用于电机冷却的装置,其中:
-电机(G)包括外部转子(1)与内部定子(2),气隙(AG)形成 于所述转子(1)与所述定子(2)之间;
-所述定子(2)包括中心部件(IP),其沿着所述转子(1)的旋转 轴线(rota)延伸;
-所述定子(2)包括多个堆叠的层压板(5);-所述层压板(5)被 定位成与所述转子的磁体(4)相对;
-所述气隙(AG)形成在所述层压板(5)与转子磁体(4)之间;
-所述层压板(5)通过用于结构支撑的装置以及通过端板(13)相 对于所述定子(2)的中心部件(IP)进行定位且固定以获得一定的气隙 (AG),而所述端板(13)与所述用于结构支撑的装置相连;
-所述端板(13)与所述定子(2)的中心部件(IP)相连;
-转子外壳(1)的第一轴向端经由第一轴承(3)安装在固定装置(14) 上,其与所述定子(2)的中心部件(IP)相连,并且从所述中心部件径 向延伸;
-所述转子外壳(1)的第二轴向端经由第二轴承(3)直接地安装在 所述定子(2)的中心部件(IP)上;
-所述固定装置(14)的朝向所述端板(13)的表面和所述转子(1) 的朝向所述端板(13)的表面限定了所述转子(1)的内表面(OP);
-缝隙(11)位于专用的层压板(5、5a、5b)之间,以允许空气通 过所述层压板(5);
-通过所述端板(13)、所述定子(2)的中心部件(IP)、所述气隙 (AG)、所述转子(1)的内表面形成联合空腔;
-所述电机(G)包括空气冷却装置(7),从而在所述联合空腔内循 环空气,以用于冷却目的;
-所述空气冷却装置包括风扇(7),用于在所述联合空腔内循环空气;
-所述空气冷却装置(7)通过附接件与所述定子(2)连接,因此所 述空气冷却装置(7)位于所述联合空腔内所述端板(13)之间;
-所述空气冷却装置(7)被布置成使得空气被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 经过所述缝隙(11)进入所述气隙(AG),然后在所述转子(1)的内表 面(OP)与所述端板(13)之间的空间中沿所述转子(1)的内表面(OP) 流过,然后沿着所述定子(2)的中心部件流过所述端板(13)的开口, 返回到所述空气冷却装置(7)。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堆叠的层压板(5)具有多个槽以便承载定子线圈的金属绕组;
-所述堆叠的层压板(5)的槽位于所述层压板(5)的第一侧上,所 述第一侧朝向所述气隙(AG)的方向。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用于结构支撑的装置包括多个条或型材,所述多个条或型材穿 入所述层压板(5)并且通过焊接与所述层压板(5)连接;或
所述用于结构支撑的装置位于所述层压板(5)的第二侧上,所述 第二侧与所述第一侧是相对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线圈超出所 述层压板(5)的槽,以形成所述定子线圈的绕组头部(6)。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7) 布置成使空气循环通过所述气隙(AG)与所述绕组头部(6)。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装置(7) 与空气-液体热交换器(8)连接,所述空气-液体热交换器(8)布置在 所述空腔内,用来通过冷却液体从所述空腔带走热量。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机(G)是发电机;和/或
-所述电机(G)位于风力涡轮机内部;和/或
-所述电机(G)由外壳封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门子公司,未经西门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814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