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开膜板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8438.8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58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1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阳波;霍本红;李鹏程;唐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1B1/80 | 分类号: | B31B1/80;B65B3/02;B65B43/00 |
代理公司: | 湖南兆弘专利事务所 43008 | 代理人: | 赵洪 |
地址: | 4106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液 生产线 用开膜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到医药包装设备领域,特指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上的开膜装置。
背景技术
大输液软袋生产线在制袋前需要将软袋接口放入软袋膜之间,而软袋膜是由两层贴在一起的膜组成,故需要利用一种开膜装置将膜打开。现有的开膜装置一般是由一块开膜板来完成的,使用时将开膜板置于膜的上、下两层之间就可以完成开膜,结构非常简单。但现有开膜板的上、下表面均是与软袋膜直接接触的,软袋膜在开膜过程中与开膜板的摩擦有可能产生微粒从而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就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成本低廉、加工方便、能有效减少开膜过程中产生微粒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开膜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开膜板,包括开模板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模板本体内设有气流通道,所述开模板本体上与软袋膜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吹气孔,所述吹气孔与气流通道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
所述吹气孔的气流输出方向与软袋膜垂直。
所述气流通道的端部设有堵头。
所述气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气流通道通过进气孔与外部供气机构相连。
所述开模板本体由锥状开模部和柱状杆部组成,所述气流通道包括位于锥状开模部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和位于柱状杆部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与第二气流通道连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就在于:
本发明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开膜板,在开模板本体上与软袋膜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吹气孔,通过气流通道送来的压缩空气经开膜板上的吹气孔吹出,依靠压缩空气的悬浮力减少软袋膜与开膜板本体的接触,从而有效减少开膜过程中产生的微粒,最终提高产品质量。本发明将吹气孔的气流输出方向保持与软袋膜垂直,能够最大可能的利用气流冲击力,将软袋膜与开模板本体分离。本发明采用多个气流通道的设计,以适应具有不同结构形状的开模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吹气孔;2、进气孔;3、第一气流通道;4、第二气流通道;5、堵头;6、开模板本体;7、软袋膜;101、锥状开模部;102、柱状杆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发明的大输液软袋生产线用开膜板,包括开模板本体6,开模板本体6内设有气流通道,开模板本体6上与软袋膜7接触的表面上开设有一个以上的吹气孔1,吹气孔1与气流通道连通,在气流通道中通入一定流量和压力的压缩空气,并从吹气孔1中吹出,依靠压缩空气的悬浮力减少软袋膜7与开膜板本体6的接触,达到减少开膜过程中产生微粒的目的。
在本实施例中,吹气孔1的气流输出方向与软袋膜7垂直,保证经吹气孔1吹出的气流能够最大可能的将开模板本体6与软袋膜7分开,避免接触。气流通道的端部设有堵头5,用来封闭气流通道。气流通道上设有进气孔2,气流通道通过进气孔2与外部供气机构相连,外部供气机构提供的压缩气体从进气孔2进入到气流通道中,并从吹气孔1中吹出。
参见图2和图3,在本实施例中,开模板本体6由锥状开模部101和柱状杆部102组成,锥状开模部101主要用来顶开软袋膜7。相应的,气流通道包括位于锥状开模部101内部的第一气流通道3和位于柱状杆部102内部的第二气流通道4,第一气流通道3与第二气流通道4连通,这样能够保证锥状开模部101和柱状杆部102上的吹气孔1都达到较佳的效果,不会受到开模板本体6结构形状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例如,根据开模板本体6的结构形态采用两个以上的气流通道、采用多个进气孔2的设计等等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长沙楚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84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