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限量排气护套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9199.8 | 申请日: | 2009-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389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国福;李知青;王长清;晁小华;朱国华;毛春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5/14 | 分类号: | A61M5/14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150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限量 排气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输液器,尤其涉及该输液器中置于静脉输液针上的护套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应用于临床上的输液器均由瓶塞穿刺器、导管、滴斗、流量调节器及静脉输液针等构成,由上述的输液器在初始使用时,需要将滴斗倒置或掐弹导管的形式等一系列操作才能排除多余的气体,如果操作不当,会造成大量液体和气体混合后进入下导管形成气泡液体,影响输液过程,如因疏忽没有发现,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甚至致命,在排除这些气泡过程中操作繁琐,降低劳动效率,同时还浪费药液。
中国专利号200720076629.X、名称为防气泡输液器,公开了一种防气泡输液器。
如图1、图2所示:防气泡管40是一个上部封口的、在圆柱型的侧旁开有至少三个以上的槽口41。当药液流入滴斗时,在低于防气泡管的情况下,由于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液体不会从防气泡的槽口流出滴斗,随着液面上升,三个槽口都被封闭,由于液体的继续滴入,滴斗内压力加大,大于表面张力,液体快速的从槽口流入导管。
使用过程中由于在液体经过瓶塞穿刺器和导管到达滴斗的过程中,上述管路中存在气泡或空间,造成不稳液流或冲击流,积聚在滴斗中的液体还会有气泡留存或气液混合体,这些气泡和气液混合体会随着液体从防气泡管槽口处流入下导管,由于滴斗内压力作用,开始进入防气泡管内腔的液体速度很快,造成管腔内会有空隙形成,随着液体的继续流出,空隙会充满液体,空隙内的气体会形成气泡随着液体进入下导管,由于上述情况出现比较迟,护士在处理过程中占用较多时间,影响了整个输液过程,同时也浪费了药液,如果没有发现气泡,会对病人造成致命的伤害。
在静脉输液针上的护套作用为保护静脉针钢针针尖,避免在生产使用过程因碰撞,引起针尖变钝或形成毛刺,也防止扎伤生产者或使用者。在病人使用时,该护套应拔掉后再进行穿刺输液。通过试验证明,上述防气泡输液器在输液开始时,通过限制液体流速或输液器末端排气速度作用可以达到防气泡效果。如何设计一种限量流速或排气机构是要解决的问题。
由图3可见:套在静脉输液针1上的护套20的底部21留有孔。
发明内容
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限量排气护套,旨在解决上述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包括:套在静脉输液针上的护套;在所述的护套的底端上放置一排气针;排气针的一端在护套中间,另一端与护套的底端平面有距离;所述的排气针孔径为5丝-50丝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彻底达到防气泡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中国专利号200720076629.X、名称为防气泡输液器的防气泡管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护套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由图4可见:本发明包括:套在静脉输液针上的护套1;在所述的护套1的底端上放置一排气针2;排气针2的一端在护套1中间,另一端与护套1的底端平面有距离;所述的排气针孔径为5丝-50丝之间。
本发明在底端封闭的、实心的护套上打一个孔,放入排气针;为了避免排气针露出刺坏包装袋,排气针离开护套底端有一定距离。
在进行穿刺前,需拔出护套;而在拔出护套前,由于在本发明的限定机构下液流缓慢,没有冲击流和气泡混合体产生,防气泡管内腔内被液体充满,也不会有空隙和气泡产生,彻底达到防气泡目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塔医用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19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分子束缚水灭火剂
- 下一篇:应用生物反应器工业化生产动物狂犬病疫苗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