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肾脏、眼底疾病中的用途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9321.1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487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赵春华;董方田;李康华;王旭倩;杨治坤;晁纬静;闫曦;韩钦;于伟鸿;赵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K35/12 | 分类号: | A61K35/12;A61P13/12;A61P27/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 |
地址: | 1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脂肪 来源 间充质 干细胞 肾脏 眼底 疾病 中的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一般涉及间充质干细胞的用途。具体而言,本发明涉及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肾脏和/或眼底疾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间充质干细胞(MSCs)由于其自我更新和多系分化的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多种疾病的研究,人脂肪来源的MSCs(hAD-MSCs)由于其易获得,易扩增且具有与骨髓源MSCs具有类似的分化潜能,近年来成为再生医学领域最为热门的种子细胞。
急性肾损伤以及由此引发的肾脏纤维化,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理过程。无论是各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还是糖尿病肾病、狼疮性肾炎等继发性肾脏疾病都与肾脏纤维化病变的程度密切相关。这些疾病能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基底膜断裂、肾间质炎性细胞的浸润、肌成纤维细胞的聚集,并在一些促纤维化因子的参与下,使细胞外基质(extra-cellular matrix,ECM)成分生成增多、降解减少,肾间质纤维化产生,导致肾功能严重受损。目前临床上对肾脏纤维化的治疗措施多集中在控制加剧肾功能恶化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高蛋白摄入等方面,而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善病人的预后。
视网膜变性疾病是眼科主要的致盲性疾病,代表疾病为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 pigmentosa,RP)。视网膜色素变性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为主的遗传性疾病。通过病理学观察目前普遍认为,其主要致病机理为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对视细胞外节盘膜的吞噬消化功能障碍,致使外节盘膜崩解物残留,堆积形成一层障碍物妨碍营养物质从脉络膜到视网膜的转运,从而引起视细胞的进行性营养不良及逐渐变性和消失。但是引发这一过程的原因,目前还不清楚,可能与基因异常、某些酶的缺乏及代谢障碍有关。目前临床对视网膜色素变性治疗仍局限于使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类、组织疗法、神经营养、各种激素等保守治疗手段以延缓病情进展,还没有行之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atinopathy,DR)是糖尿病最常见和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全世界导致视力缺损和失明的第二大因素。在美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占40岁以上成人失明原因的25%,糖尿病患者致盲的危险性是非糖尿病的25倍。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确定为在世界范围内造成视力损害及失明的一个主要原因。长期以来,科研人员对DR的发病机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迄今为止尚未完全阐明。
特发性黄斑裂孔是正常眼自发形成的黄斑全层神经上皮缺失,不伴有眼外伤和其他原发病因,其发病机制仍未完全阐明。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人们一直致力于黄斑裂孔治疗的研究。并大幅提高了裂孔解剖闭合率。然而目前已发表的大规模临床研究文献中,并没有提出能够达到100%裂孔闭合率的方法。分期较晚、裂孔重复裂开的复杂黄斑裂孔仍然是眼底疾病治疗的难点之一。但目前还没有将hAD-MSCs应用于眼底疾病移植治疗的文献发表。
因此,人们一直寻找治疗肾脏损伤相关疾病和眼底疾病的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在制备治疗肾脏和/或眼底疾病的细胞制剂中的用途。
本发明中,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治疗的肾脏疾病包括急性肾损伤、肾脏纤维化、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
本发明中,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治疗的眼底疾病包括视网膜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裂孔。
优选地,本发明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可治疗的视网膜变性为视网膜色素变性。
在本发明中,用于治疗肾脏和/或眼底疾病的细胞制剂可包含的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数目可根据公知技术确定,优选地,每单位细胞制剂可包含1×105至1×106个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
本发明中,治疗肾脏和/或眼底疾病的细胞制剂具有本领域公知的含义,例如用于治疗肾脏和/或眼底疾病的细胞制剂可以使用本发明提供的人脂肪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作为种子细胞。本发明的细胞制剂还可以包括用于治疗肾脏和/或眼底疾病所需要本领域公知的其他成分,如适合患者接纳的材料或基质,该基质可作为细胞移植用的三维模板,具有特定的孔径,例如申请日为2004年6月7日的中国发明专利号为200480019202.5,授权公告号为CN100447186C的发明专利中所描述的基质。还可以包括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如白蛋白、纤维蛋白原、胶原蛋白、明胶等,并制作成治疗用途的试剂盒的形式。
本发明的细胞制剂满足本领域技术标准,例如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人体细胞治疗研究和制剂质量控制技术指导原则》等相关标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未经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32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