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灯具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9500.5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26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洪银树;宫原雅晴;李明聪;赖思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02 | 分类号: | F21S8/02;F21V15/02;F21V29/02;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智英财专利代理事务所 11301 | 代理人: | 刘祖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高雄市苓***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灯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灯具,特别是一种嵌入于天花板以提供室内或室外照明的灯具。
背景技术
现有嵌入式灯具结构,如中国台湾专利公告第M359644号《灯具散热装置》所示,包含一基板、一环形散热座、一风扇及一壳盖。该基板具有两个表面,其中一表面设有数个发光元件,另一表面可结合该环形散热座,且该基板的两个表面之间贯穿有数个气孔,该风扇装设于该环形散热座上,该壳盖则是罩设于该环形散热座及风扇外部并与该基板结合,令该基板设有发光元件的该表面呈朝向外。由于该壳盖上设有数个通气槽,当风扇运转时,可驱使气流经由各该通气槽进入该壳盖内部,通过该环形散热座的各散热鳍片周边后,再经由该基板的各气孔吹出,以达到对各该发光元件进行散热的目的。
一般嵌入式灯具嵌入于轻钢架或装潢隔层的天花板,令其壳盖埋入于该天花板上方,仅保留该基板设有发光元件的该表面显露于该天花板表面,因此,现有结构的壳盖的各通气槽位于该天花板上方。然而,该天花板上方与建筑物本身的水泥楼层板之间的空间一般为封闭,该空间不易与外界空气循环,且该空间中可能另设置有其它物品(如管路、线路或隔热材料),进而影响其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
如前段所述,由于现有结构的散热效能不佳,容易造成该环形散热座的积热问题,导致各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量无法顺利排除,令各该发光元件及其芯片长时间处于高温环境而影响其使用寿命。而且,各该发光元件的芯片过热时会导致光衰,进而影响各该发光元件的发光效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提供一种灯具,可以提升该灯具的散热效能。
本发明的次一目的提供一种灯具,可以延长该灯具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提供一种灯具,可以避免造成光衰,不影响该灯具的发光效能。
根据本发明的灯具,包含:一外罩,一端具有一第一开口,且由该第一开口凹入有一第一容室;一内壳座,一端具有一第二开口,且由该第二开口凹入有一第二容室,该内壳座设置于该第一容室内,该第二开口与该第一开口对位,且该外罩及内壳座之间具有间距以形成一气流通道,该内壳座另设有一通孔,该通孔连通该第一容室及第二容室;一风扇,设置于邻近该通孔处,该风扇具有两气流流通侧,该两气流流通侧吸入及吹出气流,使该气流通过该通孔;一散热器,具有一底板,该底板的一面面向该风扇;及一发光元件,设置于该底板的另一面。
由于具有上述结构,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灯具的外罩埋入于天花板上方时,其通气口及各该穿孔均位于该天花板的底面,可与外界空气顺畅循环,以提升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
2、本发明灯具的气流流通效果及散热效能较佳,可将各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量顺利排除,可延长该灯具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的灯具可将各该发光元件所产生的热量顺利排除,以避免各该发光元件的芯片过热而导致光衰,不影响该灯具的发光效能。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2: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3: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5: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图6: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7: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组合剖面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 外罩 11 第一容室 12 第一开口
13 第一凸缘 14 间隔件 1’ 外罩
11’第一容室 12’第一开口 13’第一凸缘
1” 外罩 11”第一开口 12”通气孔
2 内壳座 21 第二容室 22 第二开口
23 第二凸缘 24 通孔 25 罩板
251 穿孔 2’ 内壳座 21’第二开口
22’第二凸缘 23’通孔 3 风扇
31 入风侧 32 出风侧 3’ 风扇
4 散热器 41 底板 42 散热鳍片
4’ 散热器 41’底板 42’散热鳍片
5 发光元件 51 基板 52 发光体
6 内壳座 61 第二容室 62 第二开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50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丙醇锌的合成方法
- 下一篇:行星式螺旋搅拌造粒机及造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