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超细纤维膜的定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09506.2 | 申请日: | 200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韩志超;许杉杉;李立藏;李军星;申孟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C21/00 | 分类号: | D06C21/00;D06C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刘衍军 |
地址: | 214192 江苏省无锡***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定型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生物降解及吸收的聚乳酸类超细纤维膜的定型方法。
背景技术
聚乳酸合成材料是聚合物研究的最新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之一,它能够与 人体相适应,无毒、无刺激性,在人体内能够水解成乳酸,参与新陈代谢,已 应用于生物医学各领域中,在药物、激素、疫苗和基因控制释放体系的载体材 料,骨支架、修复材料和组织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为原料,经静电纺丝工艺,可制得在结构和功能上, 与天然细胞外基质相似的、并且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 稳定性的新型生物医用材料——超细纤维膜。该材料是体内植入及人体器官再 造的理想材料之一。
然而,由于聚乳酸类高分子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较低,且电纺的快速拉 伸过程,导致纤维膜内存在较强应力应变,在后处理过程或使用过程中,如温 度、湿度等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纤维膜会发生收缩产生形变。为了将该膜片 推广到临床使用,同时保证产品置于手术创伤面与机体组织之间形成屏障,达 到防粘连的目的,产品的外观形貌、微观纤维结构在加工及使用过程中都不能 被破坏。因此,产品需要经过定型、灭菌、解析、包装、运输等后续过程,而 定型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在后 处理过程或使用过程中,不会发生收缩产生形变的超细纤维膜的定型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超细纤维膜的定型方 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a)将恒温培养箱的温度升至热压温度,一般 为40~50℃,并稳定10分钟;b)取一隔板,在所述隔板四周贴上黄金膜-聚 酰亚胺;所述聚酰亚胺膜厚为待定型的超细纤维膜膜厚的70%~90%,为20微 米~200微米;c)将超细纤维膜的正面朝上,放到一块所述隔板上;将另一块 隔板将超细纤维膜压住,并将一砝码压到隔板上面;所述砝码的重量,按照每 平方厘米超细纤维膜取0.1~20g;d)将上述两隔板及超细纤维膜一起放入所述 恒温培养箱中,将其温度设置为40~50℃,恒温20min~2h;
步骤b)中,所述聚酰亚胺膜厚为待定型的超细纤维膜膜厚的80%;所述隔 板的材质为理化板、不锈钢或玻璃板;所述砝码的重量,按照每平方厘米超细 纤维膜取1g;步骤d)中,所述恒温温度设置50℃,恒温时间为20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它通过对热压板材质、热压温度、 热压时间的调试,使得聚乳酸类复合超细纤维膜得到最优化的定型,保证了产 品持续拥有柔软、孔隙率高、易于体液传输等特点,同时防粘连和创面修复效 果好,推进临床应用进程提供了基础。未经热压处理的纤维膜37度水中面积收 缩达到80%以上,而经过本发明处理可以控制到10%以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超细纤维膜的定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将恒温培养箱的温度升至 50℃,并稳定10分钟;b)取一隔板,在所述隔板四周贴上黄金膜-聚酰亚胺; 所述聚酰亚胺膜厚为待定型的超细纤维膜膜厚的80%;c)将超细纤维膜的正面 朝上,放到一块所述隔板上;将另一块隔板将超细纤维膜压住,并将一砝码压 到隔板上面;所述砝码的重量,按照每平方厘米超细纤维膜取1g;d)将上述两 隔板及超细纤维膜一起放入所述恒温培养箱中,将其温度设置为50℃,恒温时 间为20min。
聚酰亚胺薄膜做边,是起支撑作用,所以聚酰亚胺膜厚可选,从20微米~200 微米,视纤维膜厚度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无锡中科光远生物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5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