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相器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09616.9 | 申请日: | 200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48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邓刚毅;陈聪;徐韩兴;徐东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拓(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18 | 分类号: | H01P1/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立方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刘锋;王传林 |
地址: | 201707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相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线部件,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基站天线的移相器。
背景技术
除了幅射单元,反射板,馈电网络以外,移相器是相控天线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移相器主要用于基站天线中来调节馈电网络相位的变化,从而改变每一个或一组幅射单元的相位,而达到改垂直面波束倾角或水平波束角度的目的,这样为无线网络的运营商提供了更灵活的优化手段来优化整个系统的表现。
美国专利US7463190和US6850130分别公开了一种具有一个输入端多个输出端的集成式移相器,这两种移相器均通过一个移动机构来达到多个输出端相位的变化,这些输出端通过电缆连接到辐射单元,从而控制辐射单元的相位变化而改变天线辐射波束的倾角,但是,当辐射单元数量大于移相器输出端口数量,上述移相器不能控制每个幅射单元的相位,必须对辐射单元进行分组馈电,因此天线阵的表现受到局限,同时,这两种移相器均使用昂贵的印刷电路板,成本非常高,而且损耗也大。
发明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相器,以减少损耗、降低成本,同时方便各幅射单元的相位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移相器,包括一金属腔体,所述金属腔体包括上盖板、下底板和侧板,所述金属腔体内通过隔板分隔成数个腔室;所述金属腔体的每个腔室内设置两个平行的金属导筒和一个U形金属导体,所述U形金属导体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插入所述两个金属导筒内;所述U形金属导体上连接有一绝缘拉杆,所述绝缘拉杆通过一绝缘导向件支撑,所述绝缘拉杆能够带动所述U形金属导体相对所述金属导筒移动;所述绝缘导向件与所述金属腔体固定连接;所述两个金属导筒分别连接有同轴电缆。
所述金属导筒通过绝缘支撑件固定在所述腔室内。
所述金属导筒和所述U形金属导体的表面都进行了绝缘处理。
在所述金属腔体的侧板相对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二侧板。
本发明的移相器,通过叠层设计对多个辐射单元的相位变化进行集中控制,使得移相器的集成度高,而且使得各辐射单元的相位控制非常方便。本发明的移相器结构简单,成本低,移相效果好,能广泛的使用在相控天线阵列的馈电网络上,从而达到控制天线垂直面波束和/或水平面波束,这样为移动电话网络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来优化系统的表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移相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移相器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移相器的A-A向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移相器的左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移相器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的金属腔体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为本发明的移相器的一个实施例的三维示意图,图2为图1的主视图,图3为图2中移相器的A-A向剖视图,图4为图1的左视图。如图1~4所示,本发明的移相器包括一金属腔体,所述金属腔体由上盖板11、下底板12和侧板14构成,所述金属腔体内通过隔板13分隔成两个腔室15。所述金属腔体的上盖板11、下底板12和侧板14以及所述隔板13可采用一体成型加工而成,比如通过铸造成型,以满足大批量生产的要求。当然,所述金属腔体的各部分和隔板13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比如焊接、螺钉连接等。如图1~4所示的移相器为采用一个隔板13分隔为两个腔室15的实施例。多个腔室15可采用叠层式设置,即多个隔板13平行设置。另外,多个腔室15也可以呈网格状分布,即多个隔板13纵横交错。
所述金属腔体的每个腔室15内设置两个平行的金属导筒21和一个U形金属导体22,所述U形金属导体22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插入所述两个金属导筒21内,形成连续的带状线。所述U形金属导体22上连接有一绝缘拉杆23,所述绝缘拉杆23连接到所述金属腔体外面的控制器,从而达到控制U形金属导体22能相对金属导筒21左右移动,来控制U形金属导体22嵌套在金属导筒21内的长度发生变化,从而改变了带状线传送路径的实际长度,以达到信号传输相位的改变。所述绝缘拉杆23通过一绝缘导向件24定位。所述绝缘导向件24可固定在所述腔室15的端部,绝缘拉杆23由绝缘导向件24的孔位来支撑,保证绝缘拉杆23相对所述绝缘导向件24移动时的平稳,并良好的控制U形金属导体22移动时的位置和高度,保证带状线的阻抗匹配特性不发生变化。
所述两个金属导筒21分别与同轴电缆30的中心导线连接,而同轴电缆30的环形导体通过一连接器25与所述金属腔体连接,从而形成所需的带状线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拓(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网拓(上海)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096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液体过滤元件
- 下一篇:卧式点钞机托钞板进钞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