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锂离子电池的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0662.0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146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26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刘素琴;张庆华;黄可龙;李虹云;刘维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维邦新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 | 分类号: | H01M10/058;H01M4/58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余刚;汪永生 |
地址: | 41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锂离子电池 磷酸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磷酸铁锂是目前常用的锂离子电池尤其是大动力电池的电极 材料,因此对于磷酸铁锂的制备已有很多研究。固相合成法是电极 材料制备中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也是早期合成磷酸铁锂的主要方 法。Li G,Azuma H,Tohda M.Optimized LiMnyFe1-yPO4 as the cathode for lithium batteries[J].J.Electrochem.Soc.,2002,149(6):743-747披 露了采用以FeC2O4.2H2O、Fe2O3、FePO4为铁源物质,以NH4H2PO4、 (NH4)2HPO4为磷酸源物质,以Li2CO3、LiOH为锂源物质,以金属 或者金属氧化合物为添加剂,加入C源物质后经过球磨和真空干 燥,再经过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磷酸铁锂。该方法的特点是工艺简 单且易于产业化,但产物的粒径分布不均、形貌不规则,对下游制 造商的工艺控制有一定影响;CN200510032593.0披露了采用铁源 如Fe2O3,锂源LiH2PO4、掺杂金属和C进行湿法球磨及喷雾干燥 (或不干燥)后进行的碳热还原法,该方法特点是生产过程简单、 但其容量和倍率性能不佳;Delacourt C,Poizot P,Levasseur S, Masquelier C.Electrochemical and Solid-State Letters,2006,9(7): A352-A355披露了将物料(NH4)2Fe(SO4)2.6H2O、H3PO4加入到LiOH 的液相共沉淀法,该法的前驱体在较低温度下可得到,该制备过程 包括前驱体制作、包碳、掺杂等,步骤较多;Liu H,Xie J Y,Wang K, Alloys Compd.,2008,456:461-465披露了用溶胶-凝胶法,采用便宜 的三价铁与乙二醇醚反应生成Fe(NO3)3+3CH3OCH2CH2OH→ Fe(OCH2CH2OCH3)3+3HNO3,所生成的Fe(OCH2CH2OCH3)3继续水 解并与LiH2PO4反应生成凝胶,用葡萄糖作为碳源,烧成的磷酸铁 锂,其粒径为65nm且分布均匀,具有82m2/g的比表面积,化学均 匀性好,但其合成周期长、制备过程复杂、过程较难控制。
现在有技术中路线最简单的工艺为(如中国申请 CN200510032593.0所披露的):采用铁的2+价铁盐、锂盐Li2CO3、 有机碳源、金属氧化物在有机溶剂乙醇、甲醇或丙酮中球磨、真空 干燥、再进行固相反应生成磷酸铁锂,也是较为成熟的技术,其优 点是生产过程简单,设备投资小,电化学性能较高;缺点是振实密 度较小,导致电池制作中体积密度提高不上去,从而降低了电池的 容量,并且有大量废气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制备磷酸铁锂的方 法,以提高其振实密度。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制备磷酸铁锂的 方法,以提高锂电池的储存稳定性。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制备磷酸铁锂的 方法,以避免在碳负极易形成枝晶、掉粉而影响电池的性能或安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维邦新能源有限公司,未经湖南维邦新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066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