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ATA连接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0706.X | 申请日: | 2006-04-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4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施勇军;李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爱国者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14 | 分类号: | H01R12/14;H01R13/40;H01R13/629;H01R13/6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ata 连接器 | ||
本发明专利申请是基于本申请人第一次提出的申请名称为SATA连接器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日为2006年4月17日,申请号:200610079222.2,本申请人已收到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09年10月16日发出的原申请的授予发明专利权通知书。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SATA连接器,特别是关于一种具有将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结合于一体的SATA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大多数计算机都具有一硬盘存储设备。硬盘是通过接口如控制卡、线缆及软件协议与计算机连接。集成电路设备(Integrated Drive Electronics,下称IDE)接口是目前所使用的一种硬盘接口,这一接口是一种先进技术附件(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下称ATA)接口,对IDE标准来说,ATA是现行的接口描述。目前的IDE/ATA标准是一种并行接口,其在每次传输过程中,多位数据可以同时通过这一接口一次传输。虽然并行接口具有较大的传输量,但是随着传输频率的提高,在并行接口传输中信号干扰问题会经常出现。
串行先进技术附件(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下称SATA)是一种接口规范,其与并行接口不同的是,其在传输中每次只传输一个位元,这样,SATA可以较高速率传输,却不会出现如并行接口在高速传输中出现的信号干扰问题。随着计算机处理器处理能力的提升,硬盘读/写数据的速度也有相应的提升。SATA即是用来解决出现在并行ATA接口中的缺点。
目前配合现有的SATA介面接口连接器有SATA数据连接器和电源连接器,但是现有SATA数据连接器和电源连接器是分开独立的设置在电路板上,意即在电路板上至少有两个连接器接口,这就使得使用者必须携带两个分别符合数据连接器和电源连接器规范的连接器及其电缆,如果使用者忘带其中的一个,则就无法完成安装、实现数据的传输,给使用者的安装、使用带来不便。另外,该现有的分开独立设置的数据接口和电源接口,占据了计算机较大的空间。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SATA连接器中数据接口部分和电源接口部分是分开设置的而给使用者带来携带不便、同时还占据计算机较大的空间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ATA连接器,其具有携带、安装方便,结构紧凑、节约空间的特点。
本发明SATA连接器插头,包括本体和于本体两端延伸出来的端子部和电缆部,端子部包括端子承载部和多个端子,所述电缆部包括与端子电性相连的电缆,所述端子包括数据端子和电源端子,两者电性隔离,并分布于同一端子承载部上。
所述端子承载部为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围成一容纳空间,所述数据端子和电源端子分别位于绝缘本体内壁的不同侧面。
所述端子承载部为一绝缘本体,绝缘本体围成一容纳空间,所述电源端子和数据端子中的一种端子位于绝缘本体的内壁侧面,另外一种端子位于绝缘本体的外壁侧面。
所述位于绝缘本体的内壁侧面的端子有一种以标准SATA插头的摆放方式排列。
所述绝缘本体的一端向外一体形成一挡阻部,所述数据端子和电源端子之 间隔有电磁屏蔽层。
本发明另外一种方案提供配合上述方案中的插头的SATA连接器插座,包括绝缘外壳和端子触点,该绝缘外壳围成用以容纳与插座配合的插头端子部的容纳空间,所述端子触点设于容纳空间内,所述端子触点包括数据端子触点和电源端子触点。
所述该容纳空间内设置有触点部,该触点部包括触点支撑部和位于触点支撑部上的端子触点。
所述触点支撑部为绝缘材质,所述数据端子触点和电源端子触点分别设置在触点支撑部的不同侧面。
所述绝缘外壳由上壁、下壁、左壁、右壁和后壁五壁构成,该五壁围成所述的容纳空间,所述数据端子触点和电源端子触点中的一种端子触点设置在触点支撑部的表面,另一种端子触点设置在绝缘外壳的内壁侧面。
所述绝缘外壳内设置有防盲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爱国者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爱国者存储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070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躺式前驱折叠三轮车
- 下一篇:超高强度节能增容导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