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作用式缓冲器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0736.0 | 申请日: | 2009-11-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84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刘凤刚;杨杰;李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G11/00 | 分类号: | B61G1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3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作用 缓冲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客车缓冲装置,特别是一种适用于轻轨车钩的双向作用式缓冲器。
背景技术
缓冲器(或减震器)被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机械、石油机械、公路桥梁等各个领城,使用的缓冲器或减震器的种类很多,但就其工作介质来说主要有油压减震器、弹簧减震器及橡胶减震器等几大类。而应用于轨道车辆上列车间的缓冲器主要有弹簧式缓冲器、摩擦式缓冲器、橡胶缓冲器、摩擦橡胶式缓冲器、液压缓冲器及空气缓冲器等。随着铁路事业的发展,轻轨已经开始逐步建设,本发明旨在针对长春轻轨70%低地板车辆研制一种双向作用缓冲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长春轻轨单元间的半永久车钩使用的双作用缓冲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双作用式缓冲器,包括壳体、左端盖、右拉环、弹性体容置腔、装于弹性体容置腔内的弹性体,中心轴以及中隔板,所述的中心轴穿过左端盖、右拉环的中心,并与二者滑动接触,中心轴的一端伸出左端盖,中隔板固装于中心轴上,并将壳体内部分隔为两个弹性体容置腔,形成拉伸侧和压缩侧,弹性体位于两个弹性体容置腔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弹性体与左端盖、右拉环之间设置有凸垫板和平垫板,且凸垫板、平垫板与左端盖、右拉环之间采用圆锥面配合方式。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作用式缓冲器设置有拉伸过载保护装置,为中心轴上设置的轴肩以及位于凸垫板上的凸台。
优选的是:所述的双作用式缓冲器设置有压缩过载保护装置,为设置于左端盖上的凸台以及位于中心轴伸出左端盖一端的中心轴螺母。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缓冲器由拉伸侧和压缩侧两部分组成,缓冲元件为弹性体,通过一定的预压力将两组弹性体装配在壳体组成中,形成了双作用式缓冲器,两组缓冲器靠中隔板分隔开,中隔板与中心轴固定连接在一起,形成了通过中心轴的前后运动带动中隔板压缩拉伸侧或压缩侧缓冲器的结构,缓冲效果好,凸垫板和平垫板与端盖或拉环采用了圆锥面配合方式,不仅安装方便,而且通过锥面间的良好定位,保证其内孔不与中心轴接触,从而避免了磨损;设置有过载保护装置,拉伸过载时,中心轴特设的轴肩会与凸垫板的凸台接触,将力直接传递给壳体,压缩过载时,中心轴螺母会与端盖接触,将力直接传递给壳体,过载保护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双作用式缓冲器,包括壳体1、左端盖2、右拉环3、弹性体容置腔、装于弹性体容置腔内的弹性体4,中心轴6以及中隔板7,所述的中心轴6穿过左端盖2、右拉环3的中心,并与二者滑动接触,中心轴6的一端伸出左端盖2,中隔板7固装于中心轴6上,并将壳体1内部分隔为两个弹性体容置腔,形成拉伸侧5和压缩侧8,弹性体4位于两个弹性体容置腔内。所述的弹性体4与左端盖2、右拉环3之间设置有凸垫板9和平垫板10,且凸垫板9、平垫板10与左端盖2、右拉环3之间采用圆锥面配合方式。所述的双作用式缓冲器设置有拉伸过载保护装置,为中心轴6上设置的轴肩11以及位于凸垫板9上的凸台12。所述的双作用式缓冲器设置有压缩过载保护装置,为设置于左端盖2上的凸台13以及位于中心轴6伸出左端盖2一端的中心轴螺母14。
缓冲器由拉伸侧5和压缩侧8两部分组成,通过一定的预压缩装配在壳体组成中,形成了平衡结构,因此,缓冲器整体的初压力相当于0,使用时,缓冲器大多处于牵引状态和压缩状态,当处于牵引状态的时候,中心轴6带动中隔板7,中隔板7压缩拉伸侧5的弹性体4,拉伸侧5弹性体4被压缩,压缩侧8弹性体4跟随涨开,可及时弥补压缩侧8腾出的变形空间;压缩时,压缩侧8弹性体被压缩,拉伸侧5弹性体跟随涨开,可及时弥补压缩侧8腾出的变形空间;因此,整体结构为双作用式缓冲器。当拉伸过载时,中心轴6特设的轴肩11会与凸垫板9的凸台12接触,将力直接传递给壳体1;压缩过载时,中心轴螺母14会与左端盖2上的凸台13接触,将力直接传递给壳体1,过载保护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四方车辆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07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家蚕抗菌肽及其cDNA序列与应用
- 下一篇:电刷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