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板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1219.5 | 申请日: | 2009-11-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16942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4-14 |
发明(设计)人: | 王炯翰;张维典;蔡卲瑜 | 申请(专利权)人: |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G02F1/13357;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任默闻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板 使用 背光 模块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导光板,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均匀导光的导光板及使用其的背光模块。
背景技术
背光模块是用以提供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LCD panel)所需的显示光源。背光模块依入光方式可分为直下式及侧边入光式,其中侧边入光式的背光模块通常使用一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LGP)将光源提供的光线转换成面光源。
图1A为现有背光模块的剖面示意图。请参照图1A,在单侧入光式的背光模块100中,光源110是设置于导光板120的入光面122旁,以使其所发出的光线由入光面122射至导光板120内部。导光板120的底面124则形成有多个导光图案125,用以使射入导光板120的光线能从导光板120的出光面126出射,以形成面光源。
图1B为图1A的背光模块中光源与导光板的配置示意图。请参照图1B,导光板120的底面124的导光图案125设计为条状体,以增加导光图案125在底面124单位面积内的分布密度,进而提升导光板120的出光亮度。然而,当光源110包括间隔排列的多个发光单元112时,射入导光板120内部的光线往往容易集中在邻近发光单元112之处出射,因而产生热点(hot spot)问题,导致背光模块发光不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种可均匀导光的导光板,以提高背光模块的出光均匀度。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背光模块,以提供高辉度且发光均匀的面光源。
本发明提出一种导光板,具有至少一入光面与导光面,其中导光面连接于入光面,并具有第一区域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较第二区域邻近入光面,且第一区域内分布有多个第一导光图案,第二区域内则分布有多个第二导光图案。各第一导光图案具有第一集光部与第一出光部,第一集光部较第一出光部邻近入光面。各第二导光图案则具有第二集光部与第二出光部,且第二集光部较第二出光部邻近入光面。而且,各第一出光部在导光面的投影轮廓为弧线,各第二出光部在导光面的投影轮廓则为直线。另一方面,自第一区域与第二区域的交界处至入光面的距离为L,其中L与导光板的厚度的比值大于5。
本发明提出一种背光模块,包括上述的导光板以及多个光源。其中,这些光源配置在导光板的入光面旁,并适于发出光线,且此光线经由入光面射入至导光板内。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第一导光图案的出光部在导光面的投影轮廓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区域包括近光区与缓冲区,其中缓冲区位于近光区与第二区域之间。而且,在缓冲区内邻近近光区的这些第一导光图案的第一出光部在导光面的投影轮廓的曲率,大于邻近第二区域的这些第一导光图案的第一出光部在导光面的投影轮廓的曲率。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区域包括近光区与缓冲区,其中缓冲区位于近光区与第二区域之间,且缓冲区内除第一导光图案外更分布有部分的第二导光图案。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缓冲区内的第一导光图案与第二导光图案交错排列。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板更具有一出光面,且射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经由此出光面出射,而该导光面为相对此出光面的底面。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导光面为导光板的出光面。也就是说,射入导光板内部的光线经由此导光面出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光源包括冷阴极萤光灯管或发光二极管。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这些第一导光图案在第一区域内对应至这些光源间之间距处的分布密度大于对应至这些光源处的分布密度。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对应至光源间之间距的第一导光图案在导光面上的投影面积大于其他第一导光图案在导光面上的投影面积。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反射片,配置于导光板下方。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背光模块还包括光学膜片,配置在光源所发出的光线自导光板射出后的路径上。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第一区域中的第一导光图案的分布密度小于第二区域中的第二导光图案的分布密度。
本发明的导光板在导光面上设置多个导光图案,并且将邻近光源的第一导光图案的第一出光部在导光面的投影轮廓设计为弧线,以均匀分散光线,进而避免发生热点的问题。另一方面,相对第一导光图案远离光源的第二导光图案的第二出光部,其在导光面的投影轮廓则为直线,以便于增加出光辉度。由此可知,使用此导光板的背光模块可提供出光均匀且高辉度的面光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1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