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法非织造开松混合机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1232.0 | 申请日: | 200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055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范臻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市万龙非织造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G9/06 | 分类号: | D01G9/06;D01G9/14;D01G9/18;D01G9/20;D01G13/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孙仿卫 |
地址: | 2154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法非 织造 混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纺布干法非织造前处理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将天然、人造或合成纤维开松的六辊开松机。
背景技术
六辊开松机作为无纺布的成套设备中的最为前道的设备,它的功用是将从市场购入的用于生产无纺布的原料,如合成纤维类的聚酯纤维、丙烯腈系纤维、聚丙烯系纤维、聚乙烯系纤维等各种天然、人造或合成纤维的一种或二种或多种相混的混合纤维进行开松,或者将从市场购入的天然纤维和羊毛,棉与合成纤维相混的混合纤维开松。
目前市场所见的作为成套的无纺布生产设备中开松机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欠缺:其一,预开松机构和粗开松机构分别具有各自的机架,也就是说整个开松机拥有二套机架,这不仅带来加工、安装上的麻烦,而且造成用设备成本增大;其二,用于传送纤维的卷帘的长度必须足够的保障,从而使得帘子的长度不合理的长化;其三,因整套开松机所需的安装场地在长度范围表现为较长,从而带来使用厂商为其配套的车间跨度也相应过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将开松和混棉两者结合成一体的开松混合机。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法非织造开松混合机,它包括由多块墙板围成的壳体、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输棉帘、喂入机构、开松辊、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的开松辊的多根均棉辊,所述的开松辊的外圆周表面上具有多个齿,各所述的均棉辊的外圆周表面上分别具有多个钉,由前向后,所述的开松辊与至少部分所述的均棉辊倾斜向上依次排布,所述的壳体上还设置有位于所述的开松辊和均棉辊的下方的底板、以及提供负压的风机,所述的底板与位于所述的壳体上部的墙板组成吸风通道,所述的吸风通道与所述的风机的进风口相通。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底板在位于所述的开松辊以及各所述的均棉辊的正下方处具有弧形凹部。
优选地,所述的钉螺旋分布在多根所述的均棉辊上。
优选地,相邻的所述的均棉辊上的钉相互交错。
优选地,所述的开松辊的上方设置有外罩,所述的外罩的内腔与所述的吸风通道相通。
优选地,各所述的均棉辊上钉的为圆头钉,这可减少对纤维的损伤,亦可使所输出的纤维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的开松辊上的齿为羊角齿。
优选地,所述的壳体内还设置有棉箱,所述的棉箱位于最后端的所述的均棉辊的下方,所述的棉箱的上部与所述的吸风通道相连通,所述的棉箱的下部与所述的风机的进风口相通。
本发明主要由电动机带动开松辊,由输棉帘将纤维输送到开松混棉机里,纤维在喂入机构的作用下进入开松辊中开松,开松后的纤维被转移到均棉辊上,由六个均棉辊开始纤维混合,均棉辊下方的底板和壳体上部的墙板围成吸风通道,纤维沿吸风通道进入棉箱,并最终由风机进入下一道工序中。此外,本发明的均棉辊倾斜排布的设计改变了传统开松机的输出方向,本发明中六个均棉顺时针转动,使纤维不断向上运动,经过均棉辊的旋转和风力的作用将纤维混合均匀,因此使本发明同时具有开松和混棉的功能。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是:本发明同时具有开松和混棉的功能,节省了设备成本、厂房以及电力资源,因此能够降低加工及使用成本低;另外,开松与混棉设计成一体,能够缩短工序,缩减工作时间,提高生产效率;最后,本发明结合均棉辊和风力混棉,混棉效果更好更均匀。本发明采用全封闭式结构,改善了无纺布的生产环境,提高了施工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后视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右视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俯视图(壳体未显示);
附图5为本发明的均棉辊的主视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均棉辊的左视图;
附图7为附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壳体;2、输棉帘;3、喂入机构;31、送棉罗拉;4、开松辊;41、外罩;5、均棉辊;6、底板;7、吸风通道;8、风机;9、棉箱;14、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传动轮;17、传动带;18、压辊。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1所示,一种干法非织造开松混合机,它包括由多块墙板围成的壳体1、由前向后依次设置的输棉帘2、喂入机构3、开松辊4、轴心线平行于所述的开松辊4的多根均棉辊5。其中,本说明书中所述的“前”方指附图1中的左侧,“后”方指说明书中所述的右侧。
输棉帘2与上一道工序中的出棉箱相接,将经过初开松的纤维送入开松混棉机,喂入机构3位于输棉帘2的后侧,喂入机构3包括一对送棉罗拉31,一对送棉罗拉31由设置在壳体1上的第一电机14带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市万龙非织造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太仓市万龙非织造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1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婴儿推车的按钮锁定机构
- 下一篇:儿童推车上座兜或睡篮与车架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