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0910212083.X | 申请日: | 200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25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09 |
发明(设计)人: | 张鑫珩;吴天福;王月萍;程玉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鑫珩;王家廉 |
主分类号: | E02B15/04 | 分类号: | E02B15/04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225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两栖 多功能 水面 漂浮 打捞 装置 | ||
1.一种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承载体为双浮体(1),双浮 体(1)由水中推进器(13)驱动航行,双浮体(1)前端设有拦截打捞装置(3),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双浮体(1)的两侧安装有水陆行走装置(2),所述水陆行走 装置(2)主要包括驱动装置(11)、履带(12)、主动轮(26)、支承轮(27)、 张紧轮(28),所述履带(12)由主动轮(26)、支承轮(27)、张紧轮(28)张 紧,履带(12)外表面设有叶片(25),所述拦截打捞装置(3)主要由电动机(14)、 减速机(15)、链轮、链条(17)、刮板(18)、滤网(19)、机架(20)组成; 机架(20)横跨在双浮体(1)前端,机架(20)前端没入水中,滤网(19)铺 设在机架(20)上;电动机(14)输出轴与减速机(15)连接,减速机(15) 输出轴与主动链轮(16)连接,主动链轮(16)与从动链轮通过链条(17)传 动,两链条(17)外表面间隔设有横向刮板(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刮板(18)主要由支承板(22)、齿耙(23)、毛刷(24)组成,所述齿耙 (23)由支承板(22)支承,齿耙(23)高出机架(20)倾斜面用于将漂浮物 捞出水面,所述毛刷(24)固定在支承板(22)下方与滤网(19)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水中推进器(13)的叶轮轴内设有通气管(30),通气管(30)一端 连接叶轮(31),另一端连接快速接口(29),快速接口(29)与空压机或氧气 瓶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 征在于驱动装置(11)为液压驱动或者电力驱动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支承轮(27)的个数根据双浮体(1)长度调节,双浮体(1)越长,支 承轮(27)越多。
6.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 征在于所述双浮体(1)由两个浮体(9)并行组合而成,中间为过流通道(10), 浮体(9)由若干小浮体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 征在于它还设有压缩收集装置(4),所述压缩收集装置(4)的进口与拦截打捞 装置(3)的出口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 它还设有可移动的储料仓(5),所述储料仓(5)的进口与压缩收集装置(4) 的出口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两栖式多功能水面漂浮物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储料仓(5)自带动力驱动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鑫珩;王家廉,未经张鑫珩;王家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083.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奥氏体不锈钢及其钢丝制造方法
- 下一篇:链式便捷晾衣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