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2150.8 | 申请日: | 2009-11-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1735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武部和男;白基范 | 申请(专利权)人: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C08F265/04 | 分类号: | C08F265/04;C09D151/00;G02B1/1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朱丹 |
地址: | 日本国***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化 树脂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涂膜、图案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提出了液晶显示装置或触摸面板等在构成显示装置的滤色片和阵列基板之间通过使用了感光性树脂的光刻法形成间隔物(光刻型间隔物)的提案。根据该方法,可以在任意的场所形成间隔物。作为用于光刻法的组合物,已知有含有粘合剂树脂、光聚合性化合物、光聚合引发剂及溶剂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专利文献1)。
但是,由于这种光刻法要经过制膜、曝光、显影等工序来形成间隔物的图案,因此,工序长且复杂,并且需要大规模的制造设备。
作为光刻法以外的方法,已知有利用喷墨印刷法、柔性版印刷法等印刷法将含有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的液体墨液涂敷在被印刷基材上的特定位置而形成图案的方法(专利文献2)。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17116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1582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所述的感光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的量相对全部组合物为60质量%以上,专利文献2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中,所含的溶剂的量相对全部组合物为80质量%以上,并且,在印刷后,用于除去溶剂的干燥中往往需要长时间,且在印刷后或干燥中有时形状发生变化,因此,不一定容易用于印刷法中。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利用印刷法可以形成高透射率的涂膜或图案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
为了发现可以解决上述课题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本发明人进行了潜心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使所含的溶剂的量相对全部组合物为20质量%以上且低于60质量%,可以得到利用印刷法可以形成高透射率的涂膜或图案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直至完成本发明。
即,本发明为提供以下的[1]~[16]的发明。
[1]一种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含有粘合剂树脂(A)、聚合性化合物(B)及溶剂(D),并且,相对粘合剂树脂(A)、聚合性化合物(B)及溶剂(D)的总量的溶剂(D)的量为20质量%以上且低于60质量%。
[2]如上述[1]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相对粘合剂树脂(A)、聚合性化合物(B)及溶剂(D)的总量的溶剂(D)的量为25质量%以上50质量%以下。
[3]如上述[1]或[2]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粘合剂树脂(A)为至少将选自由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A-a)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和具有碳数2~4的环状醚的单体(A-c)聚合而成的共聚物。
[4]如上述[3]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具有碳数2~4的环状醚的单体(A-c)为具有环氧基的单体。
[5]如上述[4]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具有环氧基的单体为具有脂肪族多环式环氧基的单体。
[6]如上述[5]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具有脂肪族多环式环氧基的单体为选自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式(II)表示的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式(I)及式(II)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该烷基中所含的氢原子可以被羟基取代。
X1及X2分别独立地表示单键或可以含有杂原子的碳数1~6的亚烷基。]
[7]如上述[3]~[6]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选自由不饱和羧酸及不饱和羧酸酐(A-a)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为选自由脂肪族不饱和羧酸及脂肪族不饱和羧酸酐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8]如上述[6]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选自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式(II)表示的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为选自由式(I’)表示的化合物及式(II’)表示的化合物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化合物,
[式(I’)及式(II’)中,R1’及R2’分别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碳数1~4的烷基。该烷基中所含的氢原子可以被羟基取代。]
[9]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溶剂(D)为沸点为200℃以上、且含有选自由酯系溶剂、醚系溶剂及醇系溶剂构成的组中的至少1种溶剂的溶剂。
[10]如上述[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树脂组合物,其中,还含有聚合引发剂(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住友化学株式会社,未经住友化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15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