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0910212171.X | 申请日: | 200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2053560A | 公开(公告)日: | 2011-05-11 |
发明(设计)人: | 黄文郁;蔡桂满 | 申请(专利权)人: | 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4C23/02 | 分类号: | G04C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戈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4 | 代理人: | 程伟;王锦阳 |
地址: | 中国台湾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止 贪睡 闹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块体转动以增加关闭闹钟响铃的困难度的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
背景技术
闹钟为一般人藉以提醒重要事务或控制起床时间的主要工具之一,而现有的闹钟结构不论是数字式或指针式,其操作方式皆为预先设定好闹铃时间,待时间到达时闹钟会发出声音,以提醒或叫醒使用者。此外,闹钟上设有控制开关,当控制开关被按下后,闹钟便不再发出响铃。
由于用以关闭闹铃声响的控制开关外露于闹钟本体上,若将闹钟用于控制起床时间,大多数人被闹铃声响惊醒时,仅需伸手按下该控制开关即可轻易停止闹铃声响,而倒头继续再睡,因而延误上班、上课或重要约会。
针对前述易于关闭闹铃声响的闹钟,目前亦有一种会重复闹铃的懒人闹钟,其可于按下该控制开关后每隔一段时间即重复闹铃。但是,此种懒人闹钟只要将控制重复闹铃的电路开关即可禁止重复闹铃功能的启动,故仍然无法有效解决赖床的问题。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使之可在停止闹铃声响后即可使人清醒,避免继续赖床,遂成为目前亟欲解决的课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可增加关闭闹铃的困难度以避免使用者赖床。
本发明的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包括:转动结构,其包括第一转动体及与该第一转动体转动连接的第二转动体,该第一转动体内部具有一通孔,该第二转动体具有设置有凸件的凹槽,于一预定转动位置时,该凹槽与该通孔连通以形成一插槽;以及基座,其包括用以插入该插槽的柱体以及响铃电路,该柱体设有用以容置回复杆的导引孔,且该响铃电路包括:第一线路,其连接有音讯单元,通过该第一线路传送电流至该音讯单元以促使该音讯单元发出音讯;及第二线路,其与该第一线路并联连接且设有与该回复杆一端的位置相对应的控制开关,从而于该柱体插入该插槽后,该凸件推抵该回复杆,使该回复杆自该导引孔伸出并抵靠该控制开关,以开启该控制开关而导通该第二线路,从而停止该音讯单元发出音讯。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第二转动体中的凸件凹陷于该凹槽内,而该基座上的柱体的轴线方向长度大于或等于该回复杆的轴线方向长度。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可于闹钟响铃时,先将转动结构转动至一预定转动位置,使得转动结构中的凹槽与通孔连通而形成一插槽以供基座的柱体插入,致使凹槽内的凸件推抵柱体内的回复杆使其开启控制开关而导通第二线路,导致流经第一线路的电流分流至第二线路,因使流经音讯单元的电流变小后,而停止发出响铃的音讯单元发出该响铃。因此,本发明的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可达到让使用者难以轻易关闭闹钟响铃,进而避免赖床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为表示本发明防止贪睡的闹铃装置的实施例的外观示意图;
图2A为表示本发明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的实施例的转动结构与基座的基本构件示意图;
图2B为表示本发明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的实施例的转动结构与基座的结合示意图;以及
图3为表示本发明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的实施例的基座中的响铃电路的基本构件示意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 防止贪睡的闹钟装置
11 转动结构
111 第一转动体
1110 通孔
112 第二转动体
1120 凹槽
1120a 凹槽开口
1121 凸件
1122 插槽
12 基座
120 导引孔
121 柱体
1211 回复杆
122 响铃电路
1220 音讯单元
1221 第一线路
1222 第二线路
1223 控制开关
1224 时间控制模块
1225 MOS晶体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它优点与功效。本发明亦可通过其它不同的具体实施例加以施行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亦可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与变更。
以下的实施例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观点,但并非用以限制本发明的范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091021217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特定区域自动电源控制机构
- 下一篇:水力涡轮机叶片